第三十九章 只身悄然进京 (第3/3页)
没了,有行儿里的朋友看了说是明仿宋的。可我看着就是宋,南宋的。你的眼力比我毒,来上一眼,给我定个数。”
懂林书说着话,就把手里的轴小心铺在桌子上了。
不用仔细鉴定,我只扫了一眼就知道这肯定是南宋的画。
眼前的画是半幅立轴花鸟画,图中描绘了腊梅枝头的禽鸟嬉戏的场景,画风艳丽,用笔精妙入微。尤其是画面中的腊梅枝干苍劲有力,花朵娇艳欲滴,而两只山禽则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只可惜立轴上部带有落款和印章的那部分已经残了,只模模糊糊地显露出“宣和”“御制并”几个瘦金体字。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这就是所谓的如屈铁断金,乃是宋徽宗赵佶独创的字体。
在我鉴定这半张画的同时,眼前不断地跳动着南宋时期的时代符号。画面上的腊梅、喜鹊仿佛就要跃出纸面,绽放、鸣叫!
“怎么样?是不是宋的。”
董林书试探性地问我。
“嗯!董老板!恭喜你收了一件宝贝啊!虽然是残了,但肯定是出自南宋名家之手啊!”
我肯定地说道。
“可惜!残了。还是最重要的印章、落款的那部分。”
“牧烽!以你的眼力看,这张画是出自哪位大家之手?”
董林书有点迫切,声音甚至都微微地发颤了。
微微一笑,我的眼睛在画上又扫了几遍。
“董老板!你别揣着明白装糊涂。就这用笔老道的功力,还有这一笔如屈铁断金的瘦金体,除了宋徽宗赵佶还有谁能有这份高贵雍容的韵味?”
“啪!”
董林书双手一拍,兴奋地叫道:“成了!有你这句话,这幅画他就是宋徽宗的手笔了。”
摆摆手,我还是谨慎地说道:“您先别高兴得太早了,再找个行儿里的大名头鉴古专家上一眼。最好是那种能出证书的权威机构。准成点儿!”
“找了!明天我就去见霍文良霍先生。”
董林书的眼睛没有离开桌上的画。
“霍文良?”
我不由自主地重复了一遍,忽然感觉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