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搬空仇人库房,医妃挺孕肚去流放 > 第357章 天山郡成了流油之地

第357章 天山郡成了流油之地

    第357章 天山郡成了流油之地 (第2/3页)

    鞭炮声不绝于耳,漫天都是祈福的孔明灯。

    叶初棠说道:“马上就子时了,我们去放孔明灯吧。”

    说完,她看向单儿。

    “去准备笔墨纸砚,写祈福语。”

    祁家准备的孔明灯很多,大家在灯面上写好祈福语后,一起放飞。

    十多个孔明灯一起上升,画面很美。

    叶初棠笑着道:“希望所有人在来年,越来越好。”

    ***

    春去秋来,眨眼就过了三个年头。

    天山郡如叶初棠计划的那般,早已不复之前的贫瘠,富庶又繁华。

    成了除江南之外的,流油之地。

    她仅仅靠种棉花,和养蚕,就让百姓脱贫,过上了好日子。

    天山郡百姓原有的高台民居,如今都换成了水泥建成的二层楼房。

    水泥路也实现了村村通。

    不仅便于村民通行,也方便秋收之后运货。

    挖河开渠早两年就完成了,河渠两旁的树,如今已成荫。

    农户再也不用为灌溉而犯愁,每年的收成都有保证。

    天山郡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温差大紫外线强,种出的瓜果很甜。

    最初卖不完,如今还没种就被订购一空。

    旱情虽然得到了缓解,但还没彻底结束。

    背井离乡的百姓都前往西北。

    因为叶初棠说过:“人口越多,生产力越足,再搭配技术,不愁富不起来。”

    所以西北地区的官员,不会驱赶流民,还会接纳他们。

    带他们开荒,给他们分地,教他们种粮食,

    或者请他们当工人,不仅包一日三餐,还给工钱。

    当然,流民被接收的前提是身份没问题。

    叶初棠和孙楚合开的各种铺子,已经实现了全国连锁。

    她要说一句自己是首富,没人敢不服。

    江南扬州的分铺,由唐家两老负责。

    如今唐家嫡系虽然不是江南首富,但也是少有的富贵人家。

    大约是有了盼头,以及叶初棠送去的强身健体的药。

    两老不仅越来越精神,还将财权都掌控在了自己手里。

    他们还直言,所赚的银钱都是留给叶初棠的。

    叶初棠早就想去江南看一看外祖父和外祖母,但因事情太多,脱不开身。

    如今生意已经稳固,定制的发展计划也完成了。

    “该下江南了,正好带安安和乐乐出去见见世面。”

    祁宴舟没意见。

    “三月的江南,值得一去,我让人准备一下,三日后出发。”

    他的公事也已经忙完了。

    除了京城附近的州郡,其他地方已经被他暗中收复。

    祁家军的数量也由最初的一万,增加到了三万。

    各个都是精兵强将,对付普通士兵能以一敌五,若遇上精兵,能以一敌二。

    叶初棠点点头,“我一会去刺史府一趟,兄长早就想去江南了,不知道他能不能抽出时间。”

    天山郡距离扬州甚远,哪怕是快马加鞭,一来一回也一个月。

    若是游山玩水地一来一回,怎么都得三个月。

    虽然天山郡如今安稳又繁荣,但宋景宁是刺史,不宜离开太久。

    朝堂和各地的动向,祁宴舟知道的比叶初棠要多。

    他知道宋景宁最近的动作有些多。

    但宋景宁具体在忙什么,他没有去打探。

    “你兄长最近挺忙的,怕是没有时间。”

    叶初棠有些日子没见宋景宁了。

    “我一会去书院接安安和乐乐,然后去刺史府吃晚饭,你要一起吗?”

    “不了,若去江南,肯定会离开很久,我得将事情都安排一下。”

    “行,你忙吧,先正好去学院一趟。”

    如今的英华书院声名远播,学子如云。

    不仅在一些州郡开了分院,还有不少贵女闻名而来求学。

    学院在去年就不再亏损,开始盈利。

    叶初棠刚到巷子口,就听见了朗朗读书声。

    她很少来书院,但重要活动都会参加。

    而且每十天就会来一次,教学医的学子外科手术。

    为此,学院养了很多兔子,给学生练手。

    若兔子死在了手术刀下,学院就会拿去给学子加餐,不会浪费。

    叶初棠进书院后,先去看了眼安安和乐乐。

    安安正在听夫子讲学。

    她没有打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