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信口雌黄 (第2/3页)
宛若凌波,所到处却是带起一片血肉横飞,残肢断臂伴着义军的惨叫声纷纷落下。韩信赤红着眼,眼中仿佛要渗出鲜血。他第一次如此愤怒,如此嗜血,恨不得将眼前所有的人都杀尽、杀死。
他从来都不是个嗜杀的人,就算再漠北的血腥杀戮,也只是为了求生存。但现在不同,从漳大娘的身上他感觉到的是浓浓的母爱,虽然他只是她儿子的替代品,但她们老两口救了他的性命,何尝不是等同于父母再造。
鱼肠的剑刃在高速旋转下‘铮、铮’微颤作响,犹如虎啸龙吟般。韩信大步向前,如同一团银光缠绕,须臾之间,冲在前面的是近百人就死伤殆尽。一众士卒都满脸惊恐的望着如同杀神般的韩信,都相互推攘着止步不前,甚至有见韩信杀来的便掉头便跑。
这就是正规军和流寇们的区别,若是秦军数百人的军阵,前有刀盾手,后继有弓弩手、长戟手,层次分明。即使你武功再高,冲撞军阵也等同送死一般,源源不断的军阵最终能将你困死、耗死。
但这些仓促成军的义军就不一样了,他们大多十几日前还是地里老实巴交的农民,或者山里落草的强盗,打仗完全是凭着人多势众、一拥而上。手里的兵器也是各式各样,甚至还有挥舞着锄头的,这种草率成军的军队,打仗无非就是打群架的模式,如何能困得住韩信这种高手。
义军攻上城头的都是精锐悍勇之士,留在营中的大多是老弱新丁,那头领见营中的士卒已经胆怯,急忙吹号招来城头上的精壮回援。这些义军中的精锐都是跟随武臣一路作战的老底子,人数虽然只有三百余人,却个个久经战事,是队伍中的核心力量。
这些人一加入,韩信就倍感压力,狂热的脑子也慢慢冷静了下来,不再一味的蛮干,而是不停的移动着位子,专门朝着薄弱的地方挪动厮杀。
所幸这些人虽然是义军中的精锐,却也远远比不上精锐的北军步营方阵。只是精壮悍勇些,彼此之间也缺少默契,这才让韩信游刃有余,从容不迫的在义军军中横冲直撞。
义军劣质的铠甲根本挡不住鱼肠的锋芒,义军军中被韩信搅的一片大乱,胆小者纷纷倒退,那首领又是威逼又是利诱,却也无济于事。
这时城门忽然洞开,数百名秦军趁势掩杀出来,当先一人跨马横枪,一马当先的带着一众步卒杀将出来。义军被韩信已经搅成一片混乱,又被秦军方阵一冲,顿时四散逃开。
那名秦将也是颇有谋略之人,趁乱当机立断直接扑向义军的首领所在,混战之下将那首领杀死,砍下的首级被高高提起。秦军一阵欢呼,义军则是军心大乱,顿时溃败如山倒。
韩信又追杀了一阵,这才解气。远远的见秦军朝自己奔来,便心生警惕,提剑戒备。
却见那名秦将骑着马脱离了队伍,快马奔向自己,忽然翻身下马,冲上来跪在韩信身前,拜倒道;“卑职参见韩将军。”
韩信一愣,疑惑的看向那秦将道;“你是?”
那名秦将一抹脸上的血污,露出两行洁白的牙齿,呲嘴笑道;“将军不认识卑职了吗?”
“赵无忌。”韩信惊喜道,猛的一拍他的肩膀,“怎么是你小子。”
这人正是韩信初任曲侯时受田市指使想给他下马威的百将赵无忌,漠北一战中,赵无忌追随韩信浴血奋战,更是斩杀了匈奴的一名相国。回到肤施后论功行赏,又因为他是庞县人,所以通过申请被调职回到家乡为庞县县尉,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原本以为回到家中后就能享清福,却不料上任才不到一个月,就听到中原叛乱的消息。赵无忌毕竟是北军的老军官,敏锐的感觉到中原的叛乱可能会搅乱内部空虚的大秦,而且有可能会波及到河北之地。这数月来便抓紧操练庞县的戍卒,也多亏如此,才在义军的攻击下强撑了三日。
韩信却没有想到居然会在这里碰到旧部,赵无忌倒是欣喜异常,连忙问道;“韩将军你怎么会在这里,是不是我们北军要南下了。哈哈,我就说呢,只要我们北军一来,这些跳梁小丑们哪会是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