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建立农业部!! (第3/3页)
今陛下的信任。陛下之忧,天下之忧,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可掉以轻心。”
傅友文也收起脸上玩笑的神色。
郑重地道:“是非轻重,我傅友文还是省得的,当下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往后,依旧还打起十二分精神便是。”
……
再说朱允熥这边。
今日一整个上午下来,他算是一口气都没歇上,等回到乾清宫,用午膳的时间都已经过了。
马三宝按照他一贯的脾性和习惯。
给他留出了一份简易的饭菜,热热囫囵吃了,也就算是吃过午膳了。
享乐,但凡他乐意,身在现在这个位置,他可以极尽世间一切奢侈,可那并非他的追求,相比于他心中的蓝图,朱允熥对这些吃吃喝喝的,其实还真不那么在意。
吃完饭没多久。
外面守门的小太监便亦步亦趋地走了进来,毕恭毕敬、细声细气地道:“启禀陛下,工业司掌印王大人求见,说是陛下上午便曾有传召过。”
朱允熥打了个呵欠。
心道「果然事情一多,就容易忘东忘西。」
这时候也想起来这回事儿,上午总结年度规划的时候,把「农业部」提上了日程,也就当场让马三宝先去给王应辛传了旨,他点了点头:“是有这么回事,让他进来吧。”
小太监出去回了话。
不多时,王应辛便跨过门槛儿,缓缓走了过来,拱手躬身,神色恭谨地道:“微臣王应辛,参见陛下!!不知陛下召见,可有何事要吩咐?”
朱允熥也没空绕弯子,直接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自己的意思:“朕打算另外建立一个农业部。”
王应辛却是事先不知道的。
一下子还有点懵逼:“农业部?”
朱允熥神色淡淡地解释道:
“《王祯农书》。”
“你是王伯善(王祯的字)先生的后人,机械、印刷,虽也是你们耕读传家下来的本事。”
“可你家先祖最得意、最重视的……还得是农业吧,朕把你们一族举族都搬到了应天府来……可不是只要你们纺纺纱,印印字来的。”
“六部之中,虽也有负责农业相应的部分在,但我大明立朝至今不过二十余载,朝中农业相关的事务,一来体系其实还算不得太过完善,二来他们负责的内容也过于死板。”
“王伯善先生本是山东人,在京师直隶、江西两省做过地方官,又到过江、浙一带,所到之处,常常深入农村作实地观察,最终在自己所著的《王祯农书》之上,聚集了他一生扑在农学之上的心血、阅历与心得。”
听到朱允熥提起自家先祖的著书。
王应辛一双眼睛都变得明亮了起来,面容之上更是带着无比自豪之意。
而听到朱允熥这位当朝新帝……
对自家先祖的经历、著书,竟了解得如此透彻,王应辛除了面上露出受宠若惊的感动之色。
一颗心脏更是“砰砰”直跳起来。
咽了口唾沫,极力保持镇定的应声回话道:“承蒙陛下厚爱,微臣王氏一族,并先祖,同感陛下恩义!”
虽然嘴上没有直接说出来。
可王应辛心中却已经对朱允熥的意思了然:这位少帝既然对自家先祖著作如此熟悉了解,必然已经明白了其中的优越之处,如今的意思,更是要推广先祖总结下来的诸多经验,同时,也是要更加重用王氏一族了!
朱允熥淡淡一笑。
继续道:“王伯善先生大才、大仁义,《王祯农书》,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农业著作,而是吸取前人经验和自己亲身实践、所见所闻,兼论南北方农业技术,对土地利用方式和农田水利叙述十分详细,又广泛介绍了各种农具,对农业机械进行了记述与讨论……”
“你王氏一族既一直耕读传家,想来,相比于那些被外界称之为「奇技淫巧」的东西……”
“你们也更想把先祖走遍山河大地,为天下百姓而著的内容真正用于实践之中,真正造福大明百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