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在俄国当文豪 > 1、大学生

1、大学生

    1、大学生 (第2/3页)

的衣服,米哈伊尔朝着跟同学约好的地方走去。

    虽说他也是个倒霉蛋,但他后世毕竟是专门研究俄国文学的硕士,同时现在记忆力似乎也得到了加强,因此如今的处境虽然困窘,但也并非没有翻身的机会。

    想到这里,米哈伊尔就忍不住用力摸了摸揣在怀里的稿件,生怕出什么意外将他最后的希望也给毁灭掉。

    就在一周前,短暂的错愕过后,米哈伊尔就不得不考虑起了生存的问题。

    1843年,冬天的圣彼得堡,倘若没有一处容身之所,轻而易举的就能把米哈伊尔给冻得邦邦硬,然后被人嫌弃的拖走,等待着被集中处理。

    好消息,这年头比较文明,没有器官买卖。

    坏消息,容易被当成垃圾一样焚烧,然后飘荡在圣彼得堡的臭水沟里,或者是混在空气里,让一些倒霉蛋过一遍肺,加重本就因为严寒而颇为严重的肺结核。

    米哈伊尔不想受到这样的待遇,那就只能想办法自救,一番思索和观察过后,米哈伊尔只能是凭借脑中的那些记忆写起了小说。

    坦白说,如果能有其它选择,米哈伊尔是万万不会走上写作这条不归路的。

    关于作家和知识分子会受到怎样的待遇,这确实得视年代而定,大部分时间,所谓的作家和知识分子都是统治阶级的眼中钉,是下层民众眼中的寄生虫。

    上层的人有时候厌恶他们管不住自己的嘴,于是就挥舞着大棒在物理层面上让他们闭嘴,下层民众很多时候更是不觉得这些动动口写写字的人有什么用处,时机一到,准会想做点事情给这些人一点颜色瞧瞧。

    很不幸,沙皇尼古拉一世时期,俄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发展掩盖了矛盾已经十分剧烈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从尼古拉一世的角度来看,你们难道看不见我沙俄正蒸蒸日上、一往无前?

    如此辉煌的成绩,一个个为什么还要说三道四、喋喋不休乃至发动什么武装起义?

    刁民!全都是刁民!

    根本看不到沙皇为了帝国是何等劳苦!

    总之,自1825年血腥镇压了一批进步军官的武装起义后,俄国国内的风声就一直很紧,如果米哈伊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