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在俄国当文豪 > 27、温和派(周二求追读)

27、温和派(周二求追读)

    27、温和派(周二求追读) (第3/3页)

化的还没那么严重,等到俄国的时局进一步恶化,所谓的知识分子们的内部也开始了激烈的分化跟斗争。

    大致上就是本来好好的一顿饭局,一个人突然感慨道:“唉!你们看这西方人搞得就是好,思想、艺术、经济和国家制度什么的都好!”

    另一个人一听顿时就不乐意了:“放你娘的屁,一点道理都没有!我们俄国自有传统跟国情在,沙皇虽然不好,但专制就是我们的历史传统!就得按这个来!”

    “你说什么?一派胡言!”

    “你连我们俄国的各种传统都能无视,还敢奢谈为国?我操你妈!”

    “你他妈!………”

    咳咳………

    当然,这是一个抽象化的表达,更多的还是放到后面再谈。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大抵是由历史和地理环境共同造就的民族性格的问题,俄国的知识分子们主打一个极端,在他们身上,似乎缺乏足够的忍耐性,“要么全部,要么一点没有”。

    他们对待历史的角度,往往不允许改良的存在,要么把它打倒,要么被它打倒。

    在特定的时期,这样的态度能够急速推动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但是与此同时,隐患往往也都在这一时期埋下。

    而俄国黄金时代的作家们,或多或少都体现着这样的倾向,就好比我们的老陀,陀斯绥耶夫斯基,年轻的时候也曾当过一段时间激进的革命分子,后来挨了沙皇的铁拳,死刑改判流放,这样的日子过上几年后,老陀最终就投向了宗教救赎的怀抱。

    当然,这只是笼统的概括,实际情况和老陀的思想要比这更为复杂。

    那么问题就来了,有没有那种温和派和中间派,想让大家不要争吵好好相处共建美好家园的作家呢?

    有的兄弟,有的。

    如果运气不错的话,米哈伊尔即将在接下来的聚会中见到这个人。

    他就是一系列绰号诸如:“哈姆雷特”、“老浪漫派”、“犹大”、“蠢货”的拥有者,俄国文学黄金时代的三大巨头之一,追星狂热粉,半成品纯爱党,我们的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

    屠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