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在俄国当文豪 > 180、销量与毕业时的诗歌

180、销量与毕业时的诗歌

    180、销量与毕业时的诗歌 (第1/3页)

    凭心而论,作为一个地道的巴黎人,《世纪报》的老板认为《八十天环游世界》当中那些辛辣的英国笑话和揭露嘲讽英国佬的那些情节,绝对是这部的精华之一,在连载期间,几乎大多数的巴黎读者看到后都是会心一笑,还有相当多的读者写信过来表示想看到更多。

    因此正常来说,他身为一个骄傲的法国人当然要狠狠拒绝英国佬的无理要求,说不定还要顺带嘲笑一下英国佬的厚脸皮和道貌岸然的嘴脸,但是既然这件事跟钱挂钩

    《世纪报》这边很快就给出了回复,大意就是这部作品凝聚了作者本人的诸多心血,轻易不能更改,非要这么做的话,合同的分成比例还是要再继续谈一谈,如何合适,那么这么做倒是也没什么问题。

    对于这种无理的要求,英国这边的出版商自然是坚决不同意。

    其实真要说的话,关于究竟要不要将这部畅销书引去英国这件事,英国这边的出版商内部确实争论了许久。

    作为曾经足足物理对轰了上百年的老对手,英法两国那可不是一般的不对付,但与此同时,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其实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对方在各个领域的动向,并且致力于给对方找点不自在。

    上一个比较经典的案例便是路易十六老哥继位之后就发了狠,为了对抗英国并复仇七年战争中的失利,决定支持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路易十六不仅提供资金、物资,还派遣军队直接参与战斗。据说在美国的独立战争期间,法国支援了约30万支火枪、20万套军服和数百门火炮,以及派遣了大量军队和海军。美军使用的火药中有94%来自法国,最多时有12000名法国陆军和32000名法国海军直接参战。

    如此一番操作下来,路易十六老哥不仅在民间喜提“美国国父”的称号,同时他的行动也加剧了法国的财政危机,一不小心就闹出了法国大革命,真可谓是美国笑嘻嘻,路易老哥大意失好头。

    顺带一提,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也是法国在1886年送给美国的,以此纪念美国独立100周年和两国友谊。

    至于在其它领域,举个例子的话就是像梅毒这种疾病,法国人管它叫英国病,英国人管它叫法国病,但如果真的细数一下得梅毒的知名文人的话,大概还是法国这边多一点,英国那边比较知名但并未确定的一个例子,便是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的威廉·莎士比亚。

    因此在法国的文学作品当中,出现一些英国笑话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按理说负责引进法国的书籍的英国书商其实早就习惯了这件事,但是《八十天环游世界》这部还是让他们又爱又恨。

    爱的地方在于这本书总归是以英国人作为主角,而且完整看完这部的人,大概都会承认这位英国人是一个很有魅力的角色,恨的地方则是那些侮辱大英帝国的话和情节跟融合的实在是太过完美,假如真的要一一删去的话,这部的一些重要情节无疑是会变得有点莫名其妙。

    而是否要引进的争论便是由此而来。

    但不得不说,这部在英国畅销的可能性相当大,因此到最后,英国的书商这边也只能是一边艰难地修改某些情节,一边在痛骂这位俄国作者那地道的英国笑话。

    不过该说不说,其中有些部分确实英国人自己看了都觉得有点想笑.

    而在艰难翻译和修改的同时,英国的书商们也是不止一次地为作者的国籍感到震惊,那些野蛮的俄国佬竟然还有这种本事?莫非这其实是一位想挣钱的英国人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于是专门伪造了姓名和国籍,来法国捞金来了?

    从主人公的国籍来看,这种猜测似乎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就在英国的有些书商们议论这件事情的时候,《世纪报》这边也是颇为愉快地谈论着《八十天环游世界》单行本的销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