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畸变意识 (第1/2页)
通过两道安全防护门,楚瑶走进研究所唯三的中心实验室。
因为实验的内容单一,研究所目前只有二楼的三个并联实验室。
从左往右,分别是实验体畸变兽“应龙”的羁押室,H-EV-001的观察室,存放各种血液样本和实验数据的中心实验室。
之前的那些“应龙小队”成员,全部都被羁押在三楼。
因为是犯罪人员,这些人将作为“畸变容器”的实验体,分别进行两个分类的实验。
第一类就是,通过楚迟提供的变体毒株,培养转移畸变意识的“容器”。
实验体是“应龙小队”种的普通人。
除了“容器”实验,楚瑶还有另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通过H-EV-001,尝试对那些完全丧失人类人格意识的畸变者,进行意识剥离。
从楚迟给她的前期实验资料可以知道,直接对畸变者进行意识剥离的结果,就是畸变者直接死亡。
听上去,这个实验似乎并没有什么作用。
但实际上,这一步缺少了畸变者被击杀后的另一个阶段——“尸化体”。
缺少“尸化体”阶段,畸变者的心脏就不会开出“深红之花”。
从这一点上来看,畸变意识似乎与“深红之花”的形成,有着直接关系。
楚迟前天发来的工作日志里,就特地写了有关“深红之花”的批注。
他认为,自然毒株和变体毒株,本质可能是由无数子体寄生者组成的一个集合体,它们主要的寄生场所是人类的心脏,通过血液流转全身,控制人类的身体。
就像是由无数微纳米级机器人组成的一个集成机器核心,这些子体寄生者的生存能力并不强,为了防止核心受损,畸变者的心脏外才会发育出用于抵御攻击的“深红甲壳”。
一旦“深红甲壳”击破,核心受创,这些子体寄生者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失去工作能力。
“深红之花”应该就是刚好流转至心脏的那一小部分子体寄生者,与“深红甲壳”,以及人类本身的生命源质,相互共融后凝结的产物。
因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子体寄生者参与这种共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