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章 村支书家的对联 (第1/3页)
记忆里,前世其实有挺多机会可以挣钱的,但是很多事情,都需要人手。
黎锦秀很清楚,在没有做出点样子的时候,想要找人一起干,那是很难的。
80年代的人,普遍比较胆小守旧,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也很低。
唯一简单省事的,就是自己做出点成绩,挣到钱之后,首先带上老爸和老妈一起干,最后扩大规模之后再招人。
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第一桶金。
多少人有很好的想法,其实都是可行的,但苦于无法起步,就是缺第一桶金。
而那些成功者,无一不是找到办法,挣到第一桶金。
这就像前世我们常说的,我也想当老板,但是没有开店的钱啊。
正值临近过年,黎锦秀想起前世一个很适合自己单干,而且简单轻松的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自己一星期,不但可以挣到那一千多块,而且还可以挣到第一桶金。
那就是手写对联。
而且还是定制的手写对联,针对不同家庭,甚至说是不同职业,亦或者不同行业定制的对联,而不是那些什么通用的迎春接福之类的。
落水村距离县城很近,黎锦秀没记错的话,前世就有一个人,在县城手写对联,光是过年的时间,就赚了好几千块。
只需要买上一瓶墨水和一只毛笔,外加一套红纸,然后写上一手好字,就可以卖五块钱。
而正巧,黎锦秀前世,嫁给了吴大海之后,因为全职太太,在家钻研了很多东西,其中就有毛笔字和对联。
这个时候人们普遍的工资,也才三五十块,要花五块钱买一副对联,听起来很贵。
但对于这个年代的人,对联对于过年的意义非凡,而且如果你的字写得好,外加定制化,内容对应,五块钱绝对趋之若鹜。
所以黎锦绣首先到杂货店,拿着自己一直存着的10块零用钱,买了墨水和毛笔,还有红纸。
红纸自己手工裁了一下,左右对联加一张横批,正好 20套。
黎锦绣把裁好的红纸一套一套收好,正收着来了几个人,来人竟是吴大海。
吴大海一看,觉得眼熟,再仔细一看,顿时满脸不屑道:“哟~这不是村支书家的大小姐嘛?
买这红纸干嘛,是家里太苦了,添喜庆吗。”
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