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两个时间 (第2/3页)
皱起了眉头。
这个世界的人类.
他们首先开发的,并不是单纯的限制器技术。
而是沿着引力操纵技术一路向前,开发了阿库别瑞超光速航行技术,以及借助高维通道的空间传送技术!
不过,虽然他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宏观物体在高维通道的稳定性,但由于高维通道仍然不能被稳定地创造和控制,阿库别瑞技术仍然是主流。
借助这种技术,人类几乎是轻而易举地实现了星际航行。
甚至于,他们已经具有了操控时间的能力。
跟普通的“超光速航行”不同,想要通过阿库别瑞技术操控时间,最关键的一步在于,要在一艘亚光速航行的飞船上设置曲速泡出口。
随后,借助这艘飞船经历的时间膨胀效应,利用地球上设置的曲速泡入口进入亚光速飞船,然后再从亚光速飞船返回。
也就是说,出口设置在受时间膨胀效应影响的物体上,就可以实现时间穿越。
设置在普通坐标上,就只能实现超光速航行。
理论上说,现在的人类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时间穿越,甚至可以借助这一点,来制造真正的CTC机器。
但,他们却选择了放弃。
或者说,他们严格限制了这一类系统的使用。
而原因就在于
这个世界本来就已经支离破碎到不成样子了。
如果再一次冒险启动CTC机器,可能导致引发整个宇宙中的负能量物质都在一瞬间被曲速泡以虹吸效应消耗殆尽,从而彻底毁灭世界!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们绝不会动用这一类功能,反而仅仅只利用了阿库别瑞技术中最基础的那个部分。
超光速航行。
林序轻轻吐出一口气,继续看了下去。
在拥有超光速航行技术之后,这个世界的人类瞬间醒悟过来。
他们发现,自己完全不需要把升维实验放在地球上进行。
时间碎片的产生在地点、甚至时间上都是随机的。
但,产生的时间碎片在分布上仍然遵循一定程度上的富集规律。
越是靠近装置中心、时间节点越靠近,时间碎片产生的规模就越大、数量也越多。
物理距离越远,时间节点越远,规模就越小、数量也越少。
所以,他们选择了一系列相对合适的“实验场所”来进行实验。
而在实验过程中,他们不仅拉远了“空间距离”,甚至还利用阿库别瑞技术的特点,拉远了“时间距离”!
这就是为什么自己会看到两个时间。
因为实际上,他们是回到了过去,回到了400年前的开普勒-1625a上。
高啊,实在是高!
利用时间和空间,来隔绝出一个相对安全的实验环境。
这不必张黎明的孤注一掷,要强得多了?!
林序忍不住拍手称赞。
“卧槽.你们这个思路真的是绝了!”
“所以你们已经进行了那么多次实验,有多少次是成功的,多少次是失败的?”
“一次成功的都没有。”
江星野笑了笑,眼神里倒也没有多少遗憾。
“限制器技术现在还面临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调试的问题。”
“之前我们始终以为,只要掌握了基础技术,这个东西一制造出来,升维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或者说就算有困难,那也是‘高维适应性’的困难。”
“但实际上.这东西的工程难度大得吓人。”
“而我们的技术跃进速度,又实在是太快了。”
“给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我们,基本就相当于是要用唐朝、最多是北宋的冶铁能力,去制造出一台2025年最新款的V8发动机。”
“要经过多少次试错.你想想就知道了。”
“明白了。”
林序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所以,技术上的问题,实际上确实已经全部解决了?”
“全部解决了——在蝴蝶预案里都有。”
林序点开面板中有关“限制器”的技术,果然像江星野所说的一样,限制器的技术已经完全解析完毕。
而那一套“选择公理失效”的数学体系,也已经构建得相当完善。
体系的核心,只是一个优美至极的函数。
围绕着这个函数,物理和数学交织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以“概率”为核心的绝佳秩序体系。
这跟林序之前见过的任何数学体系都不一样。
但林序只需要看一眼,就能知道,它真的是对的。
靳小川.确实牛逼。
林序切出两个面板,一边记忆着有关限制器的技术要点,一边把阿库别瑞技术的信息转成了语音播报,当做背景音播放。
与此同时,他还在关注着江星野正在操作的升维实验。
“所以你们已经失败了111次,那我有个问题”
“这111次实验,难道没有一次引发时间风暴吗?”
“有。”
江星野回答道:
“当然有。”
“但问题是,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