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刘莉莉:女儿有丶不对劲 (第1/3页)
此时,李轩就在没有涉及到《功夫》剧透的情况下,写了一篇小论文。
这算是王劲崧让李轩能够自由拍戏给出的条件之一。
而这一次李轩也确实有不少感悟,不过却不是演技方面的,而是动作方面,梁小龙又或者说香江演艺圈在武打方面,很执拗的追求血肉与骨骼之间的碰撞,这和大陆的武打道路不太一样。
大陆的武打道路是追求好看,追求绚丽与高难度的动作,而香江的武打道路怎么说呢。
将暴力的力量追求到了极致,颇有点像后世的wwe,哪有什么技巧可言,掉血掉牙齿,观众都能看得乐不思蜀。
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拍摄特点。
看着李轩交上来的论文。
“怎么说呢,总感觉我在你的成长路上没有给出多少帮助,但我却可能因为你的道路选择而沾不少的光。”
王劲崧老师就过来看着李轩,颇有一种越看越顺眼的感觉。
主要是李轩最近的表现太亮眼,着实是给他挣了不少的面子。
作为他的班导,确实为他感到骄傲。
甚至还有点心虚愧疚,毕竟在李轩的演绎之路上,他貌似也没出多大力气。
心虚呀,心虚。
当然对李轩来说,话就不是这么说了,自己能够这么肆无忌惮的拍戏,班导还是给了很多力气的。
特别是《天下第一》,还是靠着两位导师的推荐信才进去。
如果说这圈子自己有什么人脉的话,那么这师长之间最朴素的关系就是人脉之一了。
“老师您就别这么说,我会永远记得您是我的授业的恩师。”
王劲崧听的是倍感的欣慰。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他能听着,也觉得很舒服。
能有这样的学生,当他的老师也无憾。
“行了,校长找你,多肉麻的话我不说,至少你在这大学四年之内,你想要拍戏还是什么帮助,老师都能给予你支持。”王劲崧拍了拍李轩的肩膀说道:“行了,就不说别的了,校长找你,你去一趟吧。”
“好的。”
在李轩离开了办公室之后,王劲崧就叫来了陈冰这位形体老师,给他看了看李轩的论文。
“他就应该走形体路线的,有这样的动作水准,这样的动作天赋,而且还肯吃苦。”
肯吃苦,这一点陈冰是看得出来。
都能拍香江的动作戏了。
那还不能吃苦呀。
大陆的动作戏更倾向于视觉体现,很多时候如果受伤的话,那也是因为设备问题,而不是其他的原因,而香江圈子的企划,那真的是可以把对方k出问题来的。
很多什刹海学校的人不是很愿意去香江发展,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一来他们的生态里早就已经有洪家班,元家班,各种武术班子在里面了,生态位置有人,外来者不是很好进去,与此同时,也是因为太危险了,都是来赚钱的,玩什么命啊.
“你可别忽悠他走形体派了,他是我们演技派的苗子。”此时,王劲崧就警惕的看着陈冰,大有一副你跟我抢人我跟你玩命的姿势。
他可是影帝苗子,可不能被不知所谓的动作给耽搁了前途。
对此,陈冰则是嘴角抽搐道。
“谁特么的要抢你的苗子,况且人家一开始的道路,就有动作成分在里面的吧,什么叫做我抢苗子,这是人家两条腿走路!没有他的武术水平,这一次的《功夫》他也上不了桌,别不承认,武术功夫也是优势的一种好吧,我告诉你,他如果能考到武英证的话,钱途照样广,虽然咱们武术动作演员的道路,在拿奖方面肯定是不如你们玩文戏的,但我们的受众群体也是会花钱买单的,这个你得考虑。”
此时,旁边的王劲崧也无可反驳。
这玩意就不是奇技淫巧,而是真正作为影视行业里的特种技能而存在的。
而且某种意义上来说,从商业角度上来看,动作戏的出色还是有着很大的优势的
“可惜他生错了时代,咱们那个年代,武术如果打的好的话,出头机会就比现在要高不少.”
“嗯”
不可置否。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各个领域都快被娱乐圈的门阀占据生态位置,你要不就去投诚卖身.习得一身艺,卖予资本家。
就连北电归根究底,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为资本提供苗子的。
选择文工团路线的终究还是少数,毕竟资本路线可能会压榨你,但文工团路线是真的穷。
市场经济下,文工团路线确实是有点劣势在里面的
名利,有名无利也是空中楼阁。
“只能说,现在这个时代是这样的.不过给资本卖艺也不算特别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吧,毕竟,真的有钱”陈冰就有些感慨道,看着赵文灼他演《风云》,一集十几万的片酬,说出去都让人羡慕,他的咖位当时是比不上赵燕子,毕竟那可是演出了《还珠格格》的狠人,但在《情深深雨蒙蒙》里两人的片酬就差不多,动作好歹也算是一门为大众所接受的特种技能。
【武旦角】,自古以来都有的角儿类型,也是正经的角色类型。
“怎么说呢,不管是什么时代,只要他现在还是我北电的学生,我们都应该给予他必要的支持。”
“那是必须的,大学四年,他代表的就是我们的脸面,可是我们的学生,谁欺负他先问过我再说。”
“不用问过你,校长跟我说了,会护着他的”
此时,来到校长办公室里,这是李轩第一次来北电校长的办公室,眼前这戴着眼镜的小老头,挺和蔼的,戴着眼镜,手里还有报纸,旁边放着的是金庸还有古龙的名著.《神雕侠侣》还有《三少爷的剑》。
来到办公室,李轩以为校长会说很多,但他只是问了一句。
“小李同学,你是喜欢金庸,还是古龙一些?”
“嗯?”
突然问这个。
李轩顿了顿说道:“金庸吧。”
“能说说为什么?”王凤升微微笑道:“总是有个理由的吧。”
理由嘛。
李轩想了一下说道。
“可能,金庸笔下的角,他们更真实,更具血肉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