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宋文豪 > 第244章 文脉之争

第244章 文脉之争

    第244章 文脉之争 (第1/3页)

    这三天,陆北顾、程颢、程颐三人备考极为用心,而宋堂是亦倾力相助。

    他不仅提供了历年省试真题,更以其丰富经验,针对三人错漏处进行纠正。

    而程颢、程颐本就根基深厚,这三日针对性地提升墨义,弥补了应试技巧上的细微疏漏,愈发显得沉稳自信。

    陆北顾也展现出惊人的效率,他像一块干涸的海绵,快速地吸收着国子监沉淀百年的积蕴,尤其是那些记载着冷僻墨义注疏的书籍,有很多都是外面根本就见不到的。

    所以,陆北顾的实力,尤其是墨义方面的实力,也呈现出了突破的趋势。

    比试之日。

    往常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国子监,今日门前的东大街竟罕见地停了好长一排的马车、骡车。

    除了为数不多的监生,门口等着的,还有不少闻讯赶来的京中儒士,以及不少太学学子,但这些人都被国子监的吏员给拦在了外面不准进。

    只有陆北顾三人,被放了进去。

    显然,胡瑗与杨安国这场经筵上的争端,经过三日的发酵,早已成为开封文坛的一桩大新闻。

    而这种场景,也完全出乎了程颢等人的预料。

    一直在埋头苦学的他们,并不知道事情会闹得这么大。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翰林侍讲学士判国子监杨安国与天章阁侍讲管勾太学胡瑗打擂台,赌的更是国子监这仅存的体面,怎能不引人瞩目呢?

    进行比试的堂内。

    杨安国一袭紫袍,头戴直角幞头,早早便端坐在主位一侧,腰杆挺得笔直,竭力维持着天子近臣的威仪。

    然而,他那紧抿的嘴唇却泄露了内心的焦灼情绪。

    他目光不时扫向堂下入口,当看到陆北顾三人进来时,紧绷的脸色才稍稍舒缓,眼中浮现出希望。

    而陆北顾三人也是进来才发现,堂中竟然还有一位他们认识的人在。

    非是旁人,正是欧阳修。

    “欧阳公。”

    三人齐齐行礼。

    这下轮到杨安国有些惊讶了,扭头问道:“永叔认识这三位年轻才俊?”

    “当然,老夫今日便是为他们而来,若是应战的是你那些国子监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