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宋文豪 > 第250章 绝世好剑

第250章 绝世好剑

    第250章 绝世好剑 (第2/3页)

人的,这样的话,以后谁还跟他交往?

    “当然!当然!”

    杨安国立刻反应过来,自己方才只顾着激动,差点忽略了程氏兄弟的感受,连忙打了个哈哈,补充道:“老夫的意思是,三位一体同心,才得此大胜!国子监对三位,皆是一视同仁,定当厚报!”

    这时他心中暗道,这陆北顾年纪轻轻,不仅才华横溢,处事竟也如此老练周全,实属难得。

    程颢闻言,脸上露出平和的笑意,拱手道:“杨学士言重了,此乃我等分内之事。”

    他性情宽厚,并不在意这些。

    而程颐,在听到陆北顾那句“不敢居功”时,反倒有些惭愧。

    因为他今天真的拖后腿了。

    他虽孤傲自持,却也明事理,陆北顾的时务策,把团队从失败的边缘拉了回来,而今日之史论,更是决胜关键。

    随后,陆北顾转向了此间真正重量级的人物,欧阳修。

    “此论乃有感于史,亦忧于今,愿以此愚见,就教于方家。”

    欧阳修捻着胡须,看着陆北顾,他的嘴角噙着一抹极淡的笑意。

    ——这是一柄绝世好剑。

    这把剑锋芒已露,而它指向的,正是那积弊已深的太学文风,以及其背后盘根错节的选才积弊。

    陆北顾今天的这篇《仲达论》,对于欧阳修来讲,不仅仅是证明了学古文体的年轻人可以强于学太学体的年轻人,就文章本身的内容而言,还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

    因为,陆北顾《仲达论》,其关于“九品中正制导致曹魏后期权臣必然出现”的内容直接给他即将推动的科举改革、文体革新,送上了一份无可辩驳的理论基石!

    太学体作为大宋选才制度的标准文体,已经十余年了,而这十余年间的四次科举里太学出身的进士,也出现了明显的抱团现象。

    再发展下去,谁能确定,不会导致朋党盛行,以至于司马懿那样的权臣再度出现?

    所以,欧阳修以古文体代替太学体,把这快要凝滞的上升通道给重新搅动成活水,这件事情才是极有必要的。

    而此文一出,必将震动士林,其蕴含的“选才贵公”、“制度制衡”之理,将随着无数士子的传抄诵读,深入人心,成为瓦解太学体正统地位最有力的武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