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 章 春晚 (第1/3页)
除夕。
一大早,刘翠莲就开始忙活着年夜饭。
他们这年夜饭都是中午吃,晚上的时候都包一顿饺子,至于为啥过年包饺子众说纷纭,但是孙传武却坚信其中一种。
那就是穷。
特别是东北,到了冬天根本就没别的菜,除了白菜萝卜就是土豆子。
就跟关里家一样,一入了夏,顿顿都是豆角子。
早些年穷的时候,你要是过年想要整点儿绿叶的菜,那真比登天还难。
白菜饺子,酸菜饺子,大葱饺子,这些东西就是很多人家能拿得出手的年夜饭。
甚至有些人家买不起肉,饺子都是土豆馅儿的。
今年孙传武家倒是不错,临入秋的时候,孙传武就抠了不少韭菜根,用木头钉了个盒子,把韭菜根埋在了盒子里。
正好,今年餐桌上多了一道韭菜。
中午的时候,一家四口坐在桌上吃饭,老爷子提了一杯酒,年夜饭就算这么过去了。
吃饱喝足,孙传武就开着车去了六队儿,接上胡晓晓还有胡军儿,孙传武就到了红旗村儿大河。
大河上全是半大的小子,这都过年了,一个个都闲的没事儿在大河套的冰面上打出溜滑。
有句话说得好,在东北,只要一下大雪,你就能分辨哪个是东北人。
东北孩子很少有在冰面上走道摔跤的,这都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传武哥还有晓晓姐来了!”
康康红着小脸儿喊了一声,孙传武拎着几捆儿二踢脚子下了河。
“人不少啊。”
“嗯呢,传武哥,咱放二踢脚子呗?”
孙传武把二踢脚子分了出去,二十多个半大孩子一人一个,还有十多个小屁孩儿。
“行了,你们几个小心点儿啊,别炸着手。”
“胡军儿,你先在这玩儿,我领你姐转转去。”
“好嘞姐夫。”
孙传武领着胡晓晓上了车,俩人开着车就出了村儿。
“咱去哪啊?”
胡晓晓红着脸看着孙传武,她知道孙传武肯定是不想干啥好事儿。
有句话说的好,那叫食髓知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