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稍出怒气投稿不中骂编辑 大煞风 (第2/3页)
但在路上,我看到辛勤耕耘的农民,在钻井旁为油大干的工人。
虽然他们身边就有五月的好风光,但他们并不贪恋周围的美景,仍然埋头苦干。
他们是勤劳的,而我们呢?我们只不过是一些中学生,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经济收入,有的只是支出。
我们的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而我们实在不争气,本来学习成绩就不好,还偏要跑出来玩。
虽然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但我想只有绷紧的弓弦才会射出强劲的箭。鲁迅先生在别人喝咖啡的时候都在学习,而我们却辜负了大好的时光。
我们一无所有,有的也只是欠的债。
我们欠国家的培养之债,欠父母的养育之债,欠老师的教育之债,欠同学的友情之债我们是最大的债务国,却还要挥霍父母的血汗。
我们春游一天的花费,实是父母几天劳动的结晶。
虽然玩玩未尝不可以,紧张学习后的放松也是必要。
但玩只是为了更好的学,而决不能为玩而玩。
春游之前,用心筹划;春游之中,挥霍浪费;春游之后,疲惫不堪。
这不是放松身心,使身心愉快,而是在摧毁自己。
青春短暂,失去的十七岁已经不复存在,难道还要浪费我们的十八岁?可能有人说我耸言听闻,但玩物丧志,我们哪有那么好的平衡力,哪有那么多的好时光?时光悠悠,岁月如流。
我们风华正茂,实不应把时间抛弃在美丽的景色上。
我们要抓紧我们的每一分钟,不再辜负我们的春天,让我们的青春闪光!写完后,我把文章装进信封封好。
第二天,我把信交给了刘忠仁,说我有急事,不能去,但我写了一篇作文,请他在同学们游园那天,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时朗读,以表我的一点心意。
第三天上午,我一个人呆在家里,怎么也想不出来同学们听过我的那篇文章后会有什么反应?是悬崖勒马,还是对我义愤填膺呢?我越想越头疼,最后终于决定去现场察看一次。
我为了到时候不被同学们认出来,就找了一顶大草帽先扣在头上,且压低帽檐,又穿上一件大风衣——不至于让人从形体上怀疑,最后又把大哥的鞋拿来穿上——让别人找不到一点王思红的迹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