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20章 儿时记忆 (第2/3页)
“当然是真的!”
沈淮川像是被点燃了兴致,猛地站起身,“那勺子我还留着呢!”
他快步走到床边,弯腰从床底下拖出一个蒙着薄灰的旧铁皮饼干盒。
盒子一看就有些年头了,边角都磨得发亮,印着的“牡丹牌”三个字也褪了色。
沈淮川小心翼翼地拨开侧面的铁搭扣,“咔哒”一声轻响,盒盖弹开时扬起点细小的灰尘。
里面的东西码得整整齐齐,零碎物件都用小盒子、旧信封分门别类装着。
连信封边角都捋得平平整整。
他翻找了几下,很快就捏出个浅黄色的小塑料勺,转过身时,脸上带着点藏不住的得意,像揣着宝贝的孩子似的,把勺子往周柒柒眼前一递。
勺柄顶端,那个线条简单的孙悟空还举着金箍棒,虽说红颜料褪得发了白,金箍棒也淡成了浅黄。
但图案倒是清晰得很,看得出这些年被人精心收着,没磕没碰的,保存得相当完好。
那塑料勺子也因为年月久了,摸起来有些脆硬。
“喏,就这个。”
周柒柒接过来,指尖轻轻摩挲着那个小小的齐天大圣,心里头软乎乎的。
她的目光落在敞开的铁皮盒里,除了这把勺子,还有厚厚一沓用皮筋捆好的彩色玻璃糖纸。
红的、绿的、金的,压得平平整整,在灯光下泛着旧时光的温润光泽。
底下还散落着几颗磨圆了边角的玻璃弹珠,一个掉了漆的铁皮小青蛙,还有几张边角微微卷起的黑白或泛黄的照片。
周柒柒的目光停在了那些照片上。
大多是合影,背景不是旧式的四合院,就是影楼里带着花纹的布景。
照片里的沈淮川,从穿着开裆裤、流着口水的胖娃娃,到穿着海魂衫、板着张脸的小小少年,一步步长起来。
照片里总少不了两个比他高大的男孩,眉眼间与他有几分相似,笑容爽朗。
还有一对穿着老式军装、面容坚毅却透着温和的中年夫妇。
照片最后停留在沈淮川十四五岁的样子,那时候他身量已经开始抽条,脸上的婴儿肥褪了些,眼神里带上了点少年人特有的倔强和早熟。
从那之后的照片,就再没有全家齐聚的了,只有他一个人。
站在空荡荡的院子里,或是靠着老屋的门框,身影在照片里显得格外单薄。
周柒柒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有点闷,有点酸。
她知道他家里情况特殊:
大哥沈淮山在边境打仗时受了伤,失踪了,这都十年了,一点音讯也没有。
二哥沈淮岳和二嫂三年前执行任务时受了重伤,成了植物人,现在双双躺在医院里,靠着仪器勉强维持着。
沈父沈母这十年,不是在找大儿子,就是在为二儿子揪心,忧思过度,身体也垮了,这几年一直住在疗养院里。
算起来,沈淮川从少年时期起,就几乎是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