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复合弓。 (第2/3页)
"是这样,朕寻思,能不能和济州叛军联络一下。"
这话中意思不言而喻,不过二人却没有立刻回应,而是陷入沉默之中。
片刻后杜荷率先说道:"陛下,臣的情报网已经延伸至河北道,应该可以和他们取得联络。"
李承乾点了点头:"做得好。"
"赵国公,为何不说话?"
"陛下。"长孙无忌轻轻摇头:"臣以为,此举可能收效甚微。"
"朕愿闻其详。"
沉吟了一下,然后才缓声道:"如今您是大唐皇帝,太上皇也承认。"
"因此我们在河北道难以形成东汉末年,魏强则吴蜀联,蜀强则魏吴联的局面。"
李承乾略微一思考,便明白这话中含义,毕竟名义上自己现在是大唐皇帝,属正统。
只不过李世民太强,不然肯定会一拥而上先干掉自己。
"赵国公,所言有理,但河北道局势,如不远交近攻,恐怕难有成效。"
又沉默了一会,长孙无忌搓了一下双手,同时眼中露出一抹精光。
"臣举荐一人,定能应付河北道局势。"
"哦?"李承乾有些诧异,自己一方还有能在军政上能匹敌李孝恭的人物?
"是谁?赵国公但说无妨。"
"臣举荐!大唐尚书右仆射、司空、太子太师、赵国公,长孙无忌!"
话音一落,李承乾不由有些吃惊,没想到他竟玩上毛遂自荐了。
不过长孙无忌跟随李世民起兵,可谓厥功至伟,单论经略一方的能力肯定不弱李孝恭。
"朕对赵国公的能力自是十分放心,但您若去往河北道,那太原一干政事交给谁方能保证稳妥?"
长孙无忌也是突然想毛遂自荐,因为坐镇后方固然功劳很大,但能带兵无疑更加添彩。
所以一时间心中也没什么具体想法。
这时外面传来甲胄碰撞声,同时士兵声音响起。
"陛下,苏将军、王将军在外求见。"
这两个人,自然返回后,便一直在军营中训练士兵、整备军械,这应该是刚空闲下来,来复命的。
片刻后,二人进入大厅之中,玄甲未卸,周身犹带军中肃然之气。
"参见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