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这个导演睚眦必报 > 第449章 全网都在帮前任诈尸

第449章 全网都在帮前任诈尸

    第449章 全网都在帮前任诈尸 (第3/3页)

:“2011.11.11下午3点捐蓝毛衣的姑娘,我在监控里看到你哭得太伤心,往捐赠箱塞了包纸巾——现在你学会爱自己了吗?”

    “找当年在失恋博物馆偷走我展品(半盒烟)的男生,烟盒里那张‘借走你的伤心’纸条我留了十三年,最近戒烟成功才看懂拼音缩写是你电话号码!”

    同时网络上许多网友也在分享自己的故事。

    堪称比电影剧本更加精彩!

    在陈默发起的#十三年爱情流水账#话题下,各种人生剧本以每分钟上千条的速度更新。

    有喜剧的,让人啼笑皆非的:“当年和闺蜜打赌谁先脱单就承包对方婚礼酒水,昨天我们同时晒出结婚证,发现新郎是同一人!”(附2011年赌约照片与2024年三人合影)

    “什么意思?为什么每个字我都认识,可是组合起来却有些看不懂了?”

    “新郎是同一人?这波剧情,是真的电影都不敢这么拍啊!”

    还有更离谱的:“2011年看完电影立志要当王小贱那样的毒舌gay蜜,2024年妇科检查发现主治医师正是被我掰直的发小”(配图:两张电影票与结婚证对比)

    当然更多的是悲剧。

    毕竟,十三年的跨度,有人可能早就已经有了N个TA了。

    “我感觉我自己就是个笑话,这十三年间我居然用不同身份给同一个男人当了四次伴娘!”

    “当年他模仿王小贱给我同事难堪,现在成了我离婚诉讼案的对方律师”(附法庭旁听席照片)

    “2011年11月11日,我们在《失恋33天》的电影院认识的,2013年11月11日我们结婚了,2018年12月,他永远离开了我!呜呜呜!”

    同时网络上的寻人启事也开始莫名地火爆起来。

    当大数据都束手无策时,人类开始用最原始的方式大海捞针:

    “找2011年光棍节在蓉城影院3号厅6排9座的小哥,你借我的纸巾上写的开头出版了,版税分你一半!”

    “当年在沪上失恋博物馆偷拍我的姑娘,你镜头里我哭花的妆容现在成了网红仿妆教程,请联系我支付肖像权使用费!”

    “寻京城爱情银行值班员小姐姐,你当年说“存够十年能兑换真爱”时翻的白眼,治好了我的恋爱脑!”

    可以说,这一波情怀杀,彻底引爆了话题。

    让人无语的是,某二手交易平台,突然涌现大量“《失恋33天》原味票根”,标价从999到6666不等。

    有网友晒出对话截图,卖家信誓旦旦保证:“绝对2011年影院原版,上面还有当年我的泪渍!”

    买家:“那你为什么还要卖?”

    卖家:“当年一起看电影的女人,现在是三个孩子的妈,而我却不是他们的爸!”

    买家:“6!”

    卖家:“那你为什么要买?”

    买家:“因为我又找回了当年的那个她,可惜我弄丢了当年的票根!”

    卖家:“6!(表情:哭泣!)”

    买家:“能便宜点吗?”

    卖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