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皇帝的赏赐 (第2/3页)
由得疑惑:“你不问我为什么会说这些话吗?”
李觉道:“我刚才问了一个问题,您让我回去问阿耶,既然如此,我回去了直接问阿耶不就好了?”
李世民愣了一瞬,似乎是没想到李觉会这么回答他的问题。一时之间,李世民竟有些妒忌,他诸多儿女之中,这样机敏的只晋阳一人。可惜了,晋阳不是个儿子,身体还不是很好。
“好,那你回去问你阿耶吧!”
用过午膳,李觉去找衡山玩儿了,李世民参加中朝。
每一次大战之后,就安置战后移民,是朝廷必须讨论的一个话题。
房玄龄首先说起了这个问题:“薛延陀平定,许多的草原人内迁,需要妥善安置。若不能协调好,只怕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李世民陷入沉思,这样的议论,平定突厥之后也有一次,当时议出的结果是将突厥降民安置在河套地区。
“河套地区是不行了,此前突厥移民就在河套,现在把薛延陀部的草原人安排到那里去,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草原人的数量超越大唐军民,这不是一个好兆头。西晋建立之后,发生了八王之乱,此后草原民族长驱直入。
朕看过史书,八王之乱过后,中原乱局,除了司马氏的无能,再有就是从汉光武帝开始的胡人内迁,这引狼入室的弊政,断断续续个持续了两百来年,在八王之乱过后,给整个中原大地带来了灭顶之灾。”
高士廉道:“降民安置故土,用不了两年,又会割据一方,成为新的祸患。”
萧瑀道:“侍中的顾虑,也是朝廷的顾虑。薛延陀得人不内迁,也不能安置在原地。”
魏征道:“不内迁,可以南迁。”
李世民看向魏征:“怎么个南迁法?”
魏征道:“岭南、百越、江南这些地方,地广而人稀,需要开发。将薛延陀的人分散到这些地方,放在当地人眼皮底下底下参与开荒。前面我们得到了安南的稻种,适合耕种的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