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如何自保? (第3/3页)
非常的麻烦。
果然,李世民在听到承乾说请他品鉴,心情马上就好了一大截子。
“说点儿正事,那五千新军,我知道你心里头不痛快,可咱们各自是什么人,你我心知肚明,都是那种哪怕飞蛾扑火也要干一场的人。你哪天真要是想不开,你让我如何抉择?”
李承乾点头表示理解,北宋文人抨击武官,红口白牙的污蔑,哪怕被人戳破是污蔑,也是脸不红心不跳,来一句自己这是防患未然,现在没有,将来不一定没有。
莫须有这个概念,是秦桧提出来的,莫须有的事件,在秦桧之前,多的是人干。比起北宋文官的无中生有,皇帝防着他,至少他当年还企图谋反过,算是有证据的合理怀疑。
“父亲,眼下的情况是,臣这个太子除了名份上,没有任何硬实力能够自保。若是哪一天,从东宫里挖出什么娃娃,或者搜出一批甲胄,您觉得臣该怎么办?臣连一丝反抗的能力都没有。父亲,到了那个时候,您可愿意听臣一言?”
东宫里挖出娃娃,历史上有刘据,卫子夫支持刘据,是因为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别说母亲已经去世,就算母亲没有去世,为了保住自己所有孩子,她也只能做贤后,跟皇帝站到一起,以图利益最大化。政治生物不能说无情,是人就会有情,但对这份情义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能过于信任,否则背刺的只有自己。
搜出甲胄,这就不得不说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二任太子李贤,李贤跟武则天争权,然后就是武则天派人揭发李贤企图谋反,涉案机密人员就地诛杀,甲胄当场焚毁,以至于李贤后来想要辩驳,人证物证主打一个死无对证,他不认都得认。
还好是李治保住李贤,武则天也是体面人,不想场面太难看,李贤当场就得暴毙。当然,李治尸骨未寒,武则天就派人把李贤给逼死了,还在洛阳显福门举哀,并将丘神勣贬斥,不过也没贬多久,掌权之后立刻就把丘神勣调回京师,委以重任,武周朝著名的酷吏之一。
“道理是这个道理,那承乾想要如何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