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374章 竟活活气死了崔钰书

第374章 竟活活气死了崔钰书

    第374章 竟活活气死了崔钰书 (第1/3页)

    “启禀陛下!昨夜高阳县子温禾,竟率百骑强行闯入清河崔氏府邸,破门拿人,行事如此蛮横霸道,全然不顾士族体面与朝廷礼法!此等恶行若是不加惩处,恐会让天下士族寒心,还请陛下严惩温禾,以正纲纪!”

    立政殿内。

    一名身着从四品上绯色官袍的尚书省官员站了出来,双手捧着笏板,腰杆挺得笔直,语气义正言辞。

    刹那间,此间的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明黄色的龙椅上,李世民面色沉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案上的玉圭,目光如炬,扫过殿内躬身站立的官员,却迟迟没有开口,让殿中的沉默愈发压抑。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不少官员暗自交换眼神,却无人敢轻易附和。

    李世民依旧沉默,只是眉头微微蹙起,眼底闪过一丝冷意。

    就在这时,长孙无忌从列中走出,拱手说道。

    “陛下,臣有话要说,据臣所知,昨夜温禾并非无端闯府,而是奉旨捉拿要犯,清河崔氏子弟崔巍,私设赌坊敛财,更牵扯拐卖妇孺的重罪,温禾率百骑前往,乃是依律行事,合乎法理,并非所谓恶行。”

    这话一出,不仅弹劾温禾的官员愣住了,连殿中不少熟悉长孙无忌的老臣都暗自诧异。

    长孙氏虽也是望族,却向来与五姓七望保持距离,以往面对士族与温禾的冲突,长孙无忌多是中立旁观,今日竟主动为温禾说话,实在稀奇。

    若是温禾此刻在场,怕是也要惊得挑眉。

    这老登居然为我说话了?

    那尚书省官员回过神来,连忙反驳:“可是陛下!据臣所知,温禾前往崔府时,并无确凿实证,仅凭一面之词便闯府拿人,这分明是滥用职权,故意刁难崔氏!”

    “实证?”

    李世民终于开口,声音冰冷,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人证物证俱在!莫安山已亲口招供,崔巍昨夜在府中更是当场承认,你还要什么证据?”

    他猛地提高音量,冷喝一声,吓得那官员浑身一颤,连忙躬身行礼,额头渗出冷汗。

    “臣……臣不敢!”

    可他犹豫了片刻,还是硬着头皮抬起头,语气带着几分急切。

    “陛下息怒!臣并非为崔巍辩解,只是崔氏乃是当今天下第一士族,传承千年,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若是如此强硬处置崔氏子弟,恐会让天下士族觉得陛下有意打压士族,寒了他们的心啊!”

    这话看似为朝廷着想,实则暗藏威胁。

    若是陛下执意惩处崔巍,便是与整个士族群体为敌。

    他算准了以往的君主多会顾及士族的影响力。

    若这上面坐着的是李渊,或者是李建成。

    或许真的会因为他的这番话,犹豫不决。

    可他忘了,坐在龙椅上的,是李世民。

    李世民闻言,突然轻笑一声,笑声里却满是嘲讽。

    他眯起眼睛,死死盯着那官员,语气带着几分玩味。

    “若是朕没记错,你是武德三年出仕,次年便迎娶了崔氏旁支之女,你倒是够有福份的。”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冷。

    “你今日这般为崔氏说话,到底是担心朕让天下人寒心,还是担心朕让你背后的崔氏寒心?”

    那官员脸色瞬间惨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

    “陛下!臣冤枉!臣此举全是为了陛下,为了大唐的安稳!臣绝无私心,绝无偏袒崔氏之意啊!”

    “绝无私心?”

    李世民冷笑一声。

    “你方才说崔氏门生故吏遍天下,说崔公是当代崔氏主理,劝朕三思,你是不是还想说,若是朕处置了崔巍,天下士族便会联合起来反对朕?”

    这话直接戳破了那官员的心思,他趴在地上,浑身颤抖,再也不敢说话。

    殿中其他官员也大气不敢喘,生怕被陛下迁怒。

    李世民缓缓站起身,走到殿中,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带着一股决绝的魄力。

    “朕登基以来,从未想过打压任何士族,只要他们恪守律法,安分守己,朕自然会礼遇相待,可若是有人借着士族的名头,行违法乱纪之事,害民伤财,无论他是谁,朕都绝不姑息!”

    他猛地抬手,重重拍在桌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既然他说天下士族会寒心,那朕倒要看看,那些所谓的士族,是选朕这个为百姓做主的君主,还是选一个纵容子弟拐卖妇孺、践踏律法的崔氏!”

    这话掷地有声,瞬间让殿内的气氛变得肃穆起来。

    所有人都明白,陛下这是铁了心要处置崔巍,更是要借着这件事,向天下士族表明态度。

    ……

    与此同时,清河崔氏府邸笼罩在一片压抑的阴霾之中。

    朱红的府门紧闭,连门前值守的仆从都敛着气息,不敢多言。

    昨夜百骑闯府、崔钰书嫡孙被擒的事,早已让整个崔府陷入了恐慌。

    后院卧房内,帐幔低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药味。

    崔钰书躺在铺着锦缎软垫的拔步床上,脸色苍白得如同宣纸,连嘴唇都失去了血色。

    昨夜得知崔巍被温禾带走,他急火攻心,一夜未眠,清晨才勉强阖眼,可没睡多久,心口的绞痛便将他惊醒,此刻连抬手的力气都快没了。

    他喘着粗气,枯瘦的手指紧紧攥着被角,对着守在床边的仆从摆了摆手,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

    “去……把荀珏叫来。”

    仆从不敢耽搁,连忙躬身退下,脚步匆匆地穿过回廊,去寻荀珏。

    不多时,一阵轻缓的脚步声传来,身着青色长衫的荀珏快步走进卧房。

    他身姿挺拔,面容俊朗,只是眉宇间带着恰到好处的担忧,仿佛真的为崔钰书的身体忧心不已。

    走到床榻边,荀珏规规矩矩地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又带着几分关切。

    “见过崔公,昨夜听闻府中遭变,崔公定是操劳过度才病倒的,晚辈心中一直记挂着,不知今日身体可有好转?”

    崔钰书缓缓抬眼,浑浊的目光落在荀珏身上。

    他看得出来,这关切里掺着几分假意,可如今崔氏落难,他急需能办事的人手,不得不放下往日的身段。

    他摆了摆手,声音依旧虚弱。

    “老毛病了,不碍事,之前……老夫责罚你的事,实属无奈,当时府中事务繁杂,我一时心急,语气重了些,你莫要放在心上。”

    说是道歉,可崔钰书拿眼神没有半分的歉意。

    如今崔巍被擒,崔钰书急需荀珏出力,只能先放低姿态,缓和关系。

    荀珏心中冷笑。

    崔钰书这是用到自己了,才想起说软话。

    可他面上依旧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连忙躬身说道。

    “崔公说的哪里话?晚辈当日确实办事不力,耽误了府中大事,您责罚我,是为了让我长记性,也是为了我好,晚辈早就没放在心上了,倒是崔公,昨夜家中出了那样的事,您可一定要保重身体,莫要再为琐事劳心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言不由衷的客套话,空气中弥漫着虚伪的气息。

    帐幔后的药味似乎更浓了些,连带着这房间里的对话,都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算计。

    片刻后,崔钰书终于不再绕弯子。

    他深吸一口气,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怨毒,语气也变得咬牙切齿。

    “昨夜温禾那竖子,真是欺人太甚!竟敢带着百骑闯我崔府,破门拿人,全然不顾我崔氏千年的颜面!子泰是我崔氏的嫡孙,他说抓就抓,眼里还有没有朝廷律法,还有没有天下士族!此仇若是不报,我崔钰书枉为崔氏家主!”

    他越说越激动,胸口剧烈起伏,忍不住咳嗽起来,每一声都像是要把肺咳出来一般。

    荀珏站在一旁,没有接话,只是安静地听着,眼神里却闪过一丝精光。

    他知道,崔钰书找自己来,绝不是为了抱怨这么简单,定是有要事托付。

    果然,崔钰书咳了好一会儿,才渐渐平复下来。

    他喝了口仆从递来的温水,看向荀珏,语气突然变得阴狠。

    “那温禾近来在长安风头正盛,深得陛下信任,我们如今不是他的对手,弄不好还会引火烧身,但想要除他,也并非没有办法。”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你去外面散播谣言,就说温禾并非凡人,而是生而知之的奇才,他小小年纪便懂律法、断奇案、懂织造,温禾有真龙之相,日后必定威胁李唐天下。”

    “什么?!”

    荀珏闻言,顿时瞪圆了眼眸,瞳孔骤缩,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他怎么也没想到,崔钰书竟然会用如此阴毒的计策!

    帝王心术,最是难测,猜忌一旦生起,等待温禾的,轻则失宠流放,重则满门抄斩!

    崔公这是铁了心要将温禾往死里逼啊!崔钰书假装没看到荀珏的震惊,又剧烈地咳嗽起来,他用手帕捂住嘴,移开时,手帕上已隐约渗出一丝暗红的血迹。

    他毫不在意地将手帕丢在一旁,眼神里满是决绝。

    “子泰……已经不可救了,陛下铁了心要处置他,我就算动用崔氏所有的人脉,也未必能保住他,但我崔氏的人,不能就这么白死,温禾害了子泰,就必须为他陪葬!”

    他看向荀珏,语气带着几分笃定,又带着几分挑拨。

    “你以为陛下为何能坐稳皇位?还不是因为他猜忌心重,容不得半点威胁!当年隋文帝杨坚在位时,不过是听到一句‘桃李子,得天下’的童谣,就以为姓李的会篡夺他的江山。”

    “于是下令大肆搜捕李姓官员,连开国功臣李浑,就因为他姓李,又被人诬告,杨坚便不分青红皂白,将李浑满门抄斩!你想想,杨坚不过是听到一句童谣,就如此狠辣,更何况如今陛下听到温禾有‘真龙之相’的谣言?”

    “陛下比杨坚更狠!去岁玄武门之变,他连自己的亲哥哥、亲弟弟都能杀,血流成河才夺了皇位,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容下一个有‘真龙之相’的温禾?我就不信,他听到这样的谣言,还能对温禾一如往常!”

    荀珏在心中暗自点头。

    崔钰书说得没错。

    帝王最忌讳的,就是有人威胁到自己的皇权,尤其是像李世民这样靠政变上位的帝王,猜忌心只会更重。

    温禾天资过人,年纪轻轻便屡立奇功,深得圣宠,本就容易招人嫉妒。

    若是再加上“真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