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陛下,全长安都乱了 (第3/3页)
不过片刻功夫,快马便奔到了明德门门口,守门的禁军似乎并未阻拦,直接放行,快马瞬间消失在明德门内,朝着太极殿方向疾驰而去。
“怎么了?”
李渊察觉到温禾的异样,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却只看到空荡荡的街道,疑惑地问道。
“没什么,太上皇,许是宫里有急事。”
温禾收回目光,压下心里的猜测。
这时候有紧急奏报,难道是朔方那边传来了消息?
他甩了甩头,不再多想,眼下还是先安全落地最重要。
随着“咚”的一声轻响,热气球的竹筐稳稳落在铺好的被子上,温禾连忙扶着李渊,生怕他因为颠簸不稳摔倒。
竹筐刚一落地,外面就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李世民、长孙无忌和李承乾快步跑了过来,脸上满是紧张。
“阿耶!您怎么样?可有哪里不适?”
李世民第一个冲到竹筐边,伸手就要去扶李渊,语气里满是担忧。
方才热气球在空中时,他的心就一直悬着,生怕出半点差错,如今看到竹筐落地,才稍稍松了口气,可依旧不敢掉以轻心。
李渊故作镇定地哼了一声,挺直了腰板,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屑:“朕当年征战沙场,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不过是飞上天一趟,能有什么事?你这小子,就是小题大做。”
他说这话时,中气十足,仿佛真的一点事都没有。
可温禾站在他身边,清楚地看到他垂在身侧的双腿还在微微发颤,显然是刚才在高空时受了惊吓,只是碍于面子不肯承认罢了。
温禾忍着笑,没有戳破,只是默默扶着李渊的胳膊,帮他稳住身形。
“无事就好,无事就好。”
李世民干笑了两声,也看出了父亲的逞强,却没有点破,只是伸手更稳地扶住李渊。
“孩儿先扶您出来,地上铺了被子,慢些走。”
李渊这次没有反抗,乖乖地将手搭在李世民的手臂上,小心翼翼地从竹筐里爬了出来。
双脚刚一落地,他便下意识地跺了跺,仿佛在确认自己真的回到了地面,随后才松了口气,转头看向温禾,语气带着几分满意。
“这东西倒是不错,平稳得很,送一架到朕的大安宫去,日后朕想上天看看,也方便些。”
“额,这恐怕不行吧。”
温禾连忙摆手,脸上满是为难。
“太上皇,这热气球需要专业的工匠操作,从点火到控制高度,都得有经验的人来把控,而且造价也不便宜,若是操作不当,很容易出危险。”
他是真不敢送。
万一哪天李渊心血来潮,自己让人操作,出了意外摔下来。
那他可就变成谋害李渊了。
到时候李世民都保不住他吧。
“对了,造价。”
李世民这才想起自己还没问这热气球的造价,他先是看向温禾,又抬头看了看那逐渐熄灭、慢慢干瘪的热气球,语气带着几分好奇。
“温禾,这热气球造一个,需要多少银子?”
温禾闻言,伸出三根手指,脸上带着几分无奈。
“陛下,不算之前实验失败损耗的材料,单单造一个能载人的热气球,至少需要这个数。”
“三十贯?”
李世民皱了皱眉,随即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不以为然。
“不算贵。此物能飞上天,若是用于军情探查,只需造一千只,便能形成空中箭阵,侦查敌军动向,三十贯一只,也就是一匹好马的价格,划算得很。”
“陛下,是三百贯。”
温禾无奈地吐出两个字,打破了李世民的期待。
在场的人顿时一片错愕,李世民更是猛地深吸一口气,脸上满是震惊:“三,三百贯?怎么会这么贵?”
他原本以为几十贯就能搞定,没想到竟然要三百贯。
“陛下,这热气球的气囊用的是蜀锦啊。”
温禾苦笑着解释。
“这么大的气囊,至少需要三十匹蜀锦,蜀锦本就珍贵,价格不菲,再加上楠木做的竹筐、特制的炭火盆,还有各种配件,三百贯已经是算上工部补贴后的价格了。”
他心里暗自嘀咕。
飞机嘛,本来就比陆地上的战车贵。
更别说这还是大唐第一个热气球,研发成本、材料成本都高得很。
“普通的丝绸不行吗?”
这时,长孙无忌蹙着眉头走了上来,语气带着几分担忧。
如今秋粮还没完全收上来,国库的钱粮本就紧张,若是每个热气球都要三百贯,就算只造十个,也得三千贯,这对眼下的大唐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而且他知道,李世民看到这热气球的用处后,肯定会想大量制造,到时候花费更是难以估量。
温禾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普通丝绸倒是能用,但是比蜀锦容易撕裂,防火性也差了一些,若是飞的太高,高空风力大,温度低,普通丝绸很容易被风吹破。”
历史上蒙哥尔菲兄弟发明的第一个热气球,用的就是麻布。
但那热气球不是载人的。
实验性质和孔明灯的原理类似,只不过体积更大罢了。
而第一架真正能载人飞天的热气球,是在 1786年出现的,用的是密封性更强的塔夫绸。
大唐现在没有塔夫绸,蜀锦已经是最好的选择,普通丝绸虽然便宜,却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普通丝绸能飞多高?”
李世民追问,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
“额,这得做实验才知道。”
温禾解释道。
“科学实验这东西,不能凭感觉预估,得实际操作过才清楚,不同的丝绸厚度、密度不一样,能承受的风力和温度也不一样,只有试过了,才能知道普通丝绸到底能飞多高,能坚持多久。”
“可能上升到百丈吗?”
李世民抱着一丝希望问道,百丈的高度,已经足够看清方圆几十里的情况,对军情侦查来说,已经非常有用了。
温禾沉吟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若是选质量好一些的普通丝绸,再加固一下气囊的缝合处,飞百丈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过具体情况,还是需要实验验证,不能打包票。”
“陛下,若是使用普通丝绸,造一个热气球的价格,能比用蜀锦低五成。”
长孙无忌连忙补充道,他知道,以李世民的性格,肯定不会放弃这个能飞天的器物,既然劝不了,那就只能想办法尽量节省开支,能省一点是一点。
李世民闻言,微微点了点头,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那便继续实验!温禾,朕再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若是你能用普通丝绸造出能飞百丈高、安全稳定的热气球,朕便赐你开国县伯的爵位,食邑七百户!”
“看你这吝啬的样子,区区一个开国县伯,也好意思拿出来当赏赐。”
一旁的李渊不屑地哼了一声,语气里满是不满。
“想当年朕在位时,有功之臣至少也是个侯爵起步,你这小子,就是小气。”
李世民被父亲说得有些尴尬,无奈地笑了笑。
“阿耶,温禾还小,今年才十一岁,若是封得太高,难免会引起朝堂上其他大臣的不满,反而对他不利。循序渐进,对他来说才是最好的。”
“行了行了,如今你是皇帝,朝堂上的事,朕不管你的封赏。”
李渊摆了摆手,显然是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身便朝着大安宫的方向走去,只是走了两步,又回头对着温禾叮嘱道。
“小子,记得有空多去大安宫看看朕,陪朕下盘棋。”
温禾连忙点头:“太上皇放心,臣一有空就去陪您下棋。”
李世民无奈地摇了摇头,转头看向温禾时,却见他正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眼神里满是期待,一点都没有得到爵位后的激动。
李世民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笑着问道。
“你这小子,又在想什么?难道还不满意这个爵位?”
“不是不满意。”
温禾连忙摆手,语气带着几分急切。
“陛下,封爵之外,给地吗?。”
“给。”李世民看着他这副财迷的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
“若是你能按时完成实验,朕便赏赐你长安城外良田五百亩,再赐你一座靠近工坊的宅院,这样总满意了吧?”
“满意!太满意了!”
温禾顿时一喜,连忙转头对着那些跟来的工匠们高声喊道。
“大家都听到了吧?陛下说了,若是咱们能用普通丝绸造出合格的热气球,不仅我有封赏,陛下还会赏赐大家土地和钱财!咱们加把劲,争取一个月内完成实验!”
“真的?陛下真的会赏我们土地?”
一个工匠激动地问道,眼睛里满是不敢置信。
他们这些匠籍出身,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拥有自己的土地。
“陛下金口玉言,还能有假?”
温禾笑着点头。
“谢陛下隆恩!”
工匠们顿时欢呼起来,一个个脸上满是干劲,之前因为天天吃羊肉、实验失败积累的疲惫,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大家无需多礼,这是你们应得的。”
李世民笑着摆了摆手,目光却不经意间朝着温禾看去,心里暗自感慨。
这竖子,又在给朕收买人心啊。
明明送出去的是他自己的土地。
罢了,算这竖子有心了。
不过啊……
李世民看着在那欢喜不已的工匠们,目光沉了沉。
‘之前阎立德上书,想请提高匠人的待遇,如今看来,阎卿所言无措啊,有了这匠作之人,大唐才能更欣欣向荣啊。’
他不禁感慨着。
就在这时。
他忽然敢看不远处,高月正着急的朝着这边跑来。
“出什么事了?”
看他这模样,李世民不禁蹙起眉头。
“陛下,全长安都乱了,朱雀门外聚集好多人。”
“什么?”
李世民猛然大吃一惊。
就连还没走远的李渊,也顿住了脚步回头看来。
李世民紧蹙这眉头,当即便朝着朱雀门走去,长孙无忌和温禾紧随其后。
长孙无垢当即拉住李承乾的手,朝着李渊走去。
李世民带着二人快步朝着朱雀门走去,同时对着二人说道:“立刻召集尉迟恭、秦琼……”
“陛下,陛下。”
他话说到一半,那高月又急匆匆的上前来。
“不是谋逆,不是谋逆。”
高月上气不接下气的喊着。
被他拦下来的李世民一阵愕然。
长孙无忌蹙起了眉头。
倒是温禾似乎是琢磨过味来了。
只见这时,高月郑重的向着李世民一拜,激动不已的说道。
“陛下陛下,伪梁亡了,朔方豪右等地归复大唐,奴婢恭贺陛下,山河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