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384章 如果我不做,别人也会做

第384章 如果我不做,别人也会做

    第384章 如果我不做,别人也会做 (第2/3页)

到了一旁。

    高月看着满地的碎玉,心疼得脸都白了,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

    之前见陛下大半年没动过脾气,才敢把这珍藏的笔洗换上来,没想到昨日刚摆上,今日就成了碎片!

    “竖子!你竟敢跟朕顶嘴!”

    李世民拍着桌案,胸膛剧烈起伏,瞪圆的眼眸像是庙里的怒目金刚,语气里满是怒火。

    温禾却没怕,反而梗着脖子,直冲冲地迎着他的目光,大声道。

    “陛下可知‘金口玉言’?您当初答应分我一成五的铜矿,如今却想瞒着我、甚至想借走我的铜,这岂不是言而无信?您如此行事,日后如何做太子殿下的榜样?微臣今日据理力争,可不是为了自己那点铜,而是为了陛下的圣名!”

    他顿了顿,声音更响了些:“孔夫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今日陛下为了造火炮,强行要走微臣的铜;那日后太子殿下会不会学样,为了些许利益,就不顾皇家脸面,强行掠夺臣子的东西?”

    “若是群臣劝谏,太子殿下便可说‘当年父皇也是如此’,到时候,陛下的圣明何在?太子的道德何在?大唐的律法尊严,又何在?”

    这番话掷地有声,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李世民的怒火。

    他原本还在气头上,可听到“为了太子榜样”“为了圣名”“为了律法尊严”时,赫然怔在了原地,握着桌案的手也慢慢松开了。

    高月也傻眼了,站在一旁张着嘴,心里暗道。

    高阳县子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敢这么教训陛下,可……

    他说的好像又很有道理?

    李世民愣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回过神来。他看着眼前这个满脸倔强、眼神却格外明亮的少年,忽然想起当初在秦王府初见时的情景。

    那时候的温禾,虽也轻挑,却处处透着谨小慎微,哪里有如今这般敢当面教训他的勇气?

    “你这竖子,倒是长进了不少。”

    李世民无奈地摇了摇头,语气里的怒火渐渐散去,多了几分复杂。

    “脾气也长了,比起之前见到朕时那虚伪的懦弱,倒是强了不少。”

    “我这是实话实说。”

    温禾撇了撇嘴,心里却松了口气。

    扣帽子和道德绑架,确实好用啊。

    李世民看着他这副模样,又气又笑,最终还是放软了语气。

    “罢了罢了,朕不跟你争,就当朕与你借的,可好?”

    温禾没立刻说话,只是眨了眨眼,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

    借?

    空口白牙可不行。

    李世民见状,无奈地叹了口气,知道不出血是不行了。

    “朕给你利息,总行了吧?”

    “给多少?”温禾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刚才的倔强和严肃一扫而空。

    “三成利。”

    李世民咬了咬牙,他知道这小子精于算计,若是给少了,肯定还要讨价还价,索性大方些。

    温禾立刻在心里盘算起来:一成五的铜矿,按三座铜矿的年产量算,一年至少有几十万斤铜,三成利就是近十万斤铜,换算成钱,可不是小数目!

    他脸上立刻绽开笑容,连忙点头:“可以!不过事先说好了,若是一年之内我造不出火炮,您可不能赖账,该给我的铜和利息,一分都不能少!”

    “朕金口玉言,还能赖你一个小孩子的账?”

    李世民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心里却觉得好笑。

    这小子,前一秒还义正词严地谈“圣名”“榜样”,下一秒就变回了财迷的模样。

    真叫人哭笑不得。

    “那微臣多谢陛下!”

    温禾当即躬身行礼,脸上的笑容几乎要溢出来,方才因铜矿而起的不快,仿佛从未存在过,眼底只剩“三成利”带来的欢喜。

    李世民看着他这副活脱脱见钱眼开的模样,又气又笑,指尖点了点他,终究没再多说什么,只是补充道。

    “还有一件事,明日朝议你记得来。”

    温禾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皱起眉:“朝议?陛下,不会又有人弹劾我了吧?我最近可没做什么出格的事啊,就造了个热气球,还在宫里头演示过,总不能这也惹着谁了吧?”

    他越说越紧张,却又暗自琢磨。

    应该没人这么不开眼吧?

    “弹劾?你这竖子满脑子都在想些什么!”

    李世民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语气里满是无奈。

    “明日乃是殿试,你那三个弟子,吴生、孟周,还有那个叫赵磊的,明日也得来,你居然不知道?”

    “殿试?”

    温禾彻底愣住了,嘴巴微张,满脸愕然。

    “这春闱都结束好几个月了,怎么还没殿试啊?”

    他这段时间一门心思扑在热气球上,早就把科举的后续抛到了脑后。

    之前见孟周三人春闱后迟迟没被派官,他还暗自嘀咕,以为是三人殿试紧张发挥失常,成绩不合格,所以吏部才压着没给安排差事。

    毕竟当初春闱,三人是靠他教的题海战术才考出好成绩,真要面对李世民的提问,怕是会露怯。

    可他万万没想到,竟是殿试压根没开始!

    “还不是因为你!”

    李世民手指敲了敲桌案,语气带着几分哭笑不得。

    “当初你提殿试之事,只说要考‘实学’,却没说明白具体考什么、怎么考,朕便让玄龄和马周他们商议细则,结果他们一会儿觉得考农桑合适,一会儿又说考政务更紧要,这一来二去便耽误到现在。”

    他顿了顿,补充道:“半个月前总算定了细则,选了明日这个吉时,朝中官员早就都知晓了,就你这竖子还蒙在鼓里。”

    “额……”

    温禾张了张嘴,一时语塞。

    他盯着李世民,脑子里飞速回想。

    李世民看着他这副幡然醒悟的模样,突然气笑了。

    “你这竖子,莫不是自己都忘了当初提殿试的事了吧?”

    “怎么会!我这记性……”

    温禾下意识反驳,可话说到一半,看着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眼神,终究没底气地闭了嘴。

    好吧,确实是忘了。

    “你啊你,多亏了朕让玄龄他们多费心,才算没误了这批举子的前程,你是不是该好好谢朕?”

    李世民故意调笑道,眼神里满是促狭。

    “陛下,这科举本就是朝廷的事,怎么能算给我‘找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