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春晚二审的争议 (第2/3页)
、节目策划和艺术顾问等,一共是32人的大团队。
在导演组里,江一锋还看到了一个“老熟人”——赵苯山,他是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导演,也叫总监。
开心麻花最经典的小品“扶不扶”,就是得到了赵苯山的点拨,尤其是结尾那段郝建反过来演老太太的callback,就是赵苯山的灵感。
本来开心麻花是想要以郝建扮成蜘蛛侠救人来收尾的。
从这点可以看出,在喜剧创作上,沈藤是个很好的将才,但并不是帅才。
人到齐之后,江一锋能感受到,导演组里有些人明显带着情绪,对他这个总导演有意见。
主要是今年春晚的节目,江一锋“自定义”的太多,留给其他导演的操作空间比较小。
江一锋暂时没说什么,看一切准备就绪,就开始了节目审核。
今年春晚的节目审核,采用的是现场表演和视频播放相结合的方式。
有些节目是现场带妆演出,有些是提前录制好的,大家形成讨论。
毕竟时间还早,此时的节目大多都是初版,跟最终版本是有较大差别的。
第一个上台的节目,就是京剧“同光十三绝”。
主持人在舞台上介绍了这个节目的情况。
同光十三绝原本为一幅肖像画,画中人物涵盖了从同治至光绪年间驰名京师的京剧名角。
这个节目就是根据这幅画,请十三个当代的京剧名家,来分别演唱一段相应的代表作,以此展示辉煌灿烂的京剧文化。
表演结束之后,沈晨和赵麟等人纷纷夸赞。
不夸不行,这节目背后也有人,仅仅是舞台上表演的演员,都是各种协会的领导人物。
也正因为如此,同光十三绝这个节目在一审时是全票通过的,也是一审中唯一的一个戏剧类节目。
在一片夸赞声中,江一锋却摇了摇头,问道:“你们的唱段还是传统老一套,有什么创新吗?有没有结合当下老百姓爱看的东西,进行改编创作?”
这话一出,演播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舞台上的于傀智说道:“京剧是国粹更是国宝,祖宗之法不可随意改变!
对于京剧国粹,我们要做的是传承和发扬,而不是胡乱去改编。
如果改编过大,京剧就不是京剧了!”
听到这话,江一锋差点笑出了声。
他刚刚看这些人的京剧表演,就有一种腐朽感。
实话实说,京剧被吹成了国粹之后,真的是越来越脱离人民群众了,一直在小圈子里故作高雅,顾盼自怜。
京剧越来越没落,这些人反而越来越矜贵,一个个都是大师,仿佛是大青还没有亡,他们在给老佛爷唱戏一样神气。
他们也确实能这样玩,因为大部分都拿着官方补贴,有的是时间,钻研着霸王别姬里项羽到底是该走七步还是五步。
反倒是豫剧这种贴近群众的戏剧,一直活得好好的,并且还能赚到钱。
昆曲和越剧也发展得不错,不仅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还能主动创新。
京剧本身是没问题的,只是地位捧得太高,又被一小撮人把持着话语权,反而让京剧不行了。
如果官方不搞补贴,让这些人穷到思变,那京剧还能有救。
江一锋懒得争辩,直接说道:“同光十三绝这个节目必须要改编,如果有新意可以再上,还是老一套的话,就没必要上了。
喜欢传统京剧的朋友,可以买光碟或者花钱去戏园子听戏。
我们没必要为了这么一小撮人的小众爱好,在大年三十浪费全国观众的时间。”
江一锋这话说得非常不客气,台上几位“大师”脸都青了。
台下的导演组也一个个正襟危坐,不敢多说话,生怕卷入到是非当中。
江一锋根本没理会他们的反应,直接说道:“下一个节目!审核节奏紧凑一些,效率就是生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