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打倒冯氏喜剧的招牌 (第3/3页)
一个阿凡达扮相的女人出现在车里。
她喘了口气,急促的说道:“我们这样会不会不好,你兄弟今天结婚呢!”
耿浩翻身压住阿凡达,露出了面容。
影厅内顿时笑声一片,因为耿浩也成了阿凡达,黄柏的阿凡达扮相非常滑稽。
他说道:“没事,他结他的,我玩我的!”
说完,就扑了上去。
汽车继续摇晃,镜头继续推进,再次来到婚礼现场。
郝毅跟秦兰扮演的阿凡达结婚。
奇怪的是,秦兰的脸色有点臭,反而是郝毅很开心,哄着她。
两人的地位似乎反转了。
镜头继续前推,给到婚礼现场的大屏幕。
大屏幕上播放着郝毅跟秦兰在大理拍的视频,这个视频还有一个标题——人在囧途之大囧。
一个callback形成了呼应和闭环之后,整部电影彻底结束。
灯光亮起,全场观众起立鼓掌。
掌声非常的热烈,看来大家对这部电影还是很喜欢的。
江一锋带着主创人员一起走上了舞台,开始观影后的观众互动环节。
大鹏在台上说了一段漂亮话,便点了一位观众提问。
这位观众挺会搞事的,他说道:“我先说一下,看完大囧后我非常喜欢!
尽管我对江导的预期已经很高了,但是这部电影还是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昨天私人订制的首映礼我也参加了,实话实说,私人订制也还不错,冯晓刚导演展现了自己的水平。
所以我想问江导,你为什么这么有信心,一定能够战胜冯导呢?”
这个问题一出,现场一片起哄,显然大家都想看热闹。
江一锋笑了笑,很淡定的说道:“我这人比较自信,无论是文艺片还是喜剧片,我都比冯晓刚更强。
这就是事实,没什么好谦虚的。”
听到这话,现场掌声响起,显然大家也认可这句话。
江一锋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很早以前我就讲过,我的目标是做一位人民艺术家,拍一些人民群众喜欢看的作品。
其实这也是喜剧的根。
好的喜剧一定是展现小人物和普通人的生活。
赵苯山一直演绎农民的故事,周兴驰的电影最好的时候,也是讲小人物的故事。
而冯晓刚的喜剧,早年还有一些市井气息,但近些年越来越高高在上,跟周力波的海派脱口秀类似,透露着一股精英感。
当冯氏喜剧的主角都在喝咖啡的时候,冯晓刚自己也忘了大蒜的味道。
或许还有一些观众会喜欢这类型的电影,但绝对不是大多数了。
所以冯氏喜剧的落寞是必然的,因为失去了群众基础。
就算冯晓刚把私人定制给拍出了花,也引起不了广大老百姓的共鸣。
而我的喜剧,一直坚持普通人视角。
这次拍摄大囧的时候,我最担心的就是不接地气,毕竟在大家的印象里,大理是文艺青年爱去的地方。
所以我找了黄柏来演耿浩,并把耿浩塑造成一个被柴米油盐磨平棱角的普通男人,不仅一点英雄气都没有,还很窝囊。
最开始我是准备找一个帅哥来演耿浩的,这样能更好的跟徐征的郝毅进行参照对比。
一个帅哥自我阉割后没了魅力,被人嫌弃后离婚;
另一个发福的中年男胖子却因为够渣够不要脸,却能夜夜笙歌。
这样对比起来能让剧情更有张力。
但我最后还是放弃了,喜剧好笑是第一位的,黄柏演耿浩更接地气也更好笑。”
江一锋这番回答直接而真实,不仅透露了自己的创作思路,还揭了冯晓刚的老底。
这要是广泛传播开来,冯氏喜剧要完。
这两年,周力波的咖啡大蒜论非常火,就跟未来的苹果和安卓一样。
如果观众真的认同了江一锋的言论,觉得冯氏喜剧精英感太重。
那冯氏喜剧这个招牌,真的会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