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时也命也 (第2/3页)
了一道的缘故,如果束龙现在不尽早摆脱这个小火车的车阵,到后面说不准相当于是把位置给白白让给了勒克莱尔。
但斯特罗尔这边虽说防守的动作好猜好懂,但想要在短时间内过掉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家伙开车的风格束龙在F3的时候就已经摸清楚了。
学的套路比较标准化,不过可能因为老斯特罗尔把以前敢在赛道上硬干舒马赫的狠人,大名鼎鼎的蒙托亚给请来当了少爷一阵子家庭教师的缘故,他在攻防的动作上气势还是比较生猛的。
前提是他看了后视镜的话。
有时候束龙是真的分不清,这家伙到底是单纯驾驶风格强硬,还是不会看后视镜。
你要说是前者吧,束龙在后面费尽心机的一顿假动作这家伙完全当做没看到。
可要说是后者,人又确实是把该做的防守措施给做到位了。
从出站的第21圈一直到第25圈,束龙不惜多消耗了一些轮胎尝试了四圈的进攻,才终于在十一号弯前找到前面这辆粉色赛点的破绽。
十号弯到十一号弯之间的这条赛段,在赛道上没有被定义为弯道,但实际上这里是由两条短直道和一条向左长弯组合成的高速路段。
因为没有DRS的布置,再加上十一号弯和十二号弯两个连续的弯道都是车手需要承受横向G值相当大的高速急弯,所以通常来说这里并不能算是常规的超车点位。
斯特罗尔也没想到这个世界上还真有这样的疯子,所以在走线上稍微有了一些松懈。
没有DRS带来的尾速优势,想要在这里超车就只能在速度超过250KM/h的前提下,生扛超过5.5G的侧向压力在弯道上做尝试。
这可能吗?
反正理论上肯定是可能的,因为接下来就有人这么做到了。
束龙抓的就是这一息的空档!
这个地方之所以难超车,除了没有足够的尾速并排之外,在狭窄的赛道上想要确保弯速就要尽可能地拉出足够大的入弯角度。
入弯的角度越充分,那么在这里的弯速上限自然也就越高。
理论上是这么说的,但实操起来就不是“贴贴边”这三个字就能简单概括出来的了。
别的赛道那路边是路肩,十一号弯赛道的外侧那特么是一堵墙!
就算是排位赛推单圈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车手都会给这里留出一道足够的安全空间出来,更别说是正赛和对手抢位置的时候,哪家不要命的会这么干啊?
换做是摩纳哥那样低速的赛道,有时候墙这东西蹭一下也就蹭了,这里你带着二百五十多公里的速度,但凡蹭一下那车直接就碎了!
G值这个概念可不是单纯说脖子费力或者方向盘变重什么的,它对于车手的身体负荷是从内到外由上到下全方位的,你能稳住身体不随意晃动,但你能控制住不让血液随着惯性短时间内在身体的一侧使劲儿堆积吗?
哪怕是久经锻炼的F1车手,在这样的高G值弯道下对于身体操控的精细程度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时候视线模糊眼眶发黑,又或者手脚麻木不听使唤这样的症状都是常有的。
偏偏束龙就要当这样的异类。
少爷的走线还是常规的老样子,在十号弯和十一号弯中间慢慢地向赛道的外侧偏移,迅速制动达到速度最低点后拉到与墙体最近的位置快速打入十一号弯的左弯,紧接着努力将赛车摆到赛道的左侧,试图给自己拉够一个进入十二号弯的入弯角度。
这一小段操作真的非常耗费体力,连续而又复杂的组合小角度高速急弯,赛车全程的平均速度超过了260KM/h,车手跑过这一段时胸腔里的空气全都是被憋堵在气管里的,冲过去之后才分得出精力来大口的深呼吸。
不仅仅是因为紧张,更多的还是在高G值环境下,有那么一小段时间体内的器官甚至都停摆了。
就是在这样严苛的条件下,当斯特罗尔在进入十二号弯之前发现有那么一辆赛车居然堵在在他入弯的内线里,他的大脑差一点就一个低氧选择了直接罢工。
瓦特尔发?!
这就要问问束龙刚才究竟干了什么了。
在进入十一号弯之前,他大概提早了二十米左右就踩下了制动踏板,虽然力度不重只是轻微的制动,但突然放宽的压车空间在第一时间就让斯特罗尔觉得身后的威胁骤减。
这不仅仅是为了与斯特罗尔的刹车点错开,避免对方影响到自己的入弯节奏,同样也是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