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F1:车神养成日记 > 第124章 土拨鼠和哈斯

第124章 土拨鼠和哈斯

    第124章 土拨鼠和哈斯 (第1/3页)

    今年的加拿大大奖赛稍微有些特殊,可能是这条赛道承办赛事以来最热的一次比赛。

    整个比赛周末空气的温度都在三十度以上,赛道表面的温度更是超过了五十摄氏度。

    维伦纽夫赛道全长4.316KM,拥有三段DRS,最高尾速可以达到340KM/h,单圈最高均速可超过220KM/h,是一条少弯且弯角弧度平缓的高速赛道。

    而且赛道的高低落差并不大,才有五米出头,整体地势算得上是赛历中最平缓的几条赛道之一。

    说到这里可能大部分的人都意识到了,这又是一条今年拥有着超绝野兽引擎的法拉利具有相当优势的赛道。

    同样的,这也是一条对于目前红牛系的四台赛车来说非常不友好的赛道。

    因为这里单圈的距离短,弯道对于轮胎的压力不大,通常来说这里对于轮胎磨损程度并不算很高。

    从赛前绝大部分车队的轮胎选择也能稍微看得出来一些,绝大部分车队都没有考虑额外的白胎,相反在确保最小限度红胎的情况下选择了大量的黄胎。

    一白、五黄、七红在这里是前排的车队比较常规的配置。

    与之相对的,中游车队在这边似乎又更倾向于一白、三黄和九红的轮胎配方选择。

    这就要稍微说一下加拿大站的赛道特点了。

    这里的赛道与人工岛屿上的街道互相融合,但维伦纽夫赛道并不能算作是常规意义上的街道赛,所有的赛道设施均是永久性的。

    但这里又和寻常的铺装赛道不太一样,赛道的宽度并不算宽,赛道的两侧也没有高容错率的宽敞缓冲区,整体比较类似于澳大利亚的阿尔伯特公园赛道。

    同时由于赛道的弯角布局很多都是高速直道后的“S”弯,总体赛道的特性更利好于防守方,也就是说这里即便有着三段DRS,也非常的不好超车。

    这么一来上游车队和中游车队在轮胎选择的差异问题上原因就很明显了,前排的赛车需要尽可能地留在赛道上保留位置优势,而中游的赛车则要想方设法地在排位赛阶段抢到好的位置。

    小红牛目前勉强还能算是仅次于三大豪门车队的前排赛车,自然而然的,他们在轮胎配方的选择上也更倾向于保存长距离的节奏。

    不过比赛开始前这个突如其来的高温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情况,在绝大部分车队都对赛车进行了可以将轮胎迅速提升至工作温度方面升级的情况下,这一站反而又很可能需要面对轮胎过热的问题了。

    在这样的赛道条件下,白胎似乎就又成了正赛策略的最佳选择。

    还好束龙经过西班牙大奖赛的教训,无论如何也要多留一套白色的硬胎打底,这一站算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

    而他与阿尔本之间的差异几乎就像是上游车队和中游车队的两个极端,他自信于自己的排位赛圈速所以优先确保正赛长距离,而阿尔本则希望能尽可能地利用多红胎的优势在排位赛阶段抢到更好的发车位。

    于是束龙车组对于轮胎的选择就是二白、四黄和七红,阿尔本则是一白、三黄和九红。

    束龙在三节练习赛分别消耗了一套红胎寻找不同调教下的圈速极限,又花了大量的时间对比这一站白胎和黄胎之间长距离上的优劣势对比。

    结论就是白胎在这一站不仅比黄胎耐磨,而且因为赛道表面的高温,长距离的平均单圈速度也比黄胎更快。

    经历了前两场练习赛的数据分析之后,赛会方更是直接将正赛最快的轮胎策略预测为了黄白一停。

    可以想见的是,前排估计会有大量的赛车要选择在Q2中用黄胎尝试做成绩了,而且大概率速度并不会太慢。

    这条赛道的长度不算长,但因为重刹区比较多,在极限推进的情况下赛道的高温会让红胎比较容易过热。

    也就是说车手们在排位赛的单圈中还不能全程推进,中间还得做一些取舍稍微管理下轮胎的温度,反观黄胎在高温下抓地力不见得会比红胎弱多少不说,在开法上也可以选择更为激进的全程猛推。

    而因为束龙在进入排位赛之前只剩了四套新红可用的缘故,小红牛这边同样也在计划让束龙在Q2先用黄胎做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