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区区一点期许,我的肩上扛得起 (第1/3页)
不仅仅是甘梦宁剪出来的这个VLOG,其实包括之前和疾速拍档以及影视飓风后面合作做的那期节目,束龙直到现在都完全没有看过。
按照他原本稍微有些自恋的做法,这种东西发出去之后肯定是想点开来看看别人到底是怎么夸自己的,但是手指一度悬停在视频小窗口的上空,却迟迟没有点下去的勇气。
束龙给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说担心自己沉溺在别人的赞扬中安于现状迷失了自我。
但其实真正的答案到底是什么,他自始至终在心里都一清二楚,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怕了。
上赛是因为他遗憾错失了领奖台,所以不愿意去面对主场车迷们的失望与期待。
巴库夺得了领奖台,但他又害怕自己需要去承担更多的期待。
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这一站他可能好不容易才借着地势拿了个第三,下一站车迷们对他的要求就直接变成夺冠了。
束龙其实猜得到国内肯定有很多的声音在支持自己,也猜得到可能有很大一部分的人都将他如今的成就归功于天赋,同样肯定也有不少人会尝试“造神”。
这么一来,一旦束龙的成绩达不到人们心中的预期,“天赋论”派可能就会将他的失利归结为“不够努力,浪费了天赋”,而“造神派”有可能到处散布“只是暂时不在状态,以后肯定会如何如何”的说法。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已经清楚了,中游车队的研发能力让他们和前排豪门车队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甚至身后的车队也在慢慢地追赶了上来。
别说是去争冠,就连原本还能奢求一下的领奖台似乎都渐渐变成了“不可望”且“不可及”的东西。
所谓的高开低走不外如是。
当你已经将“成功”的印象给烙入了人们的心底,那么之后无论你遭受的是何种的困境,伴随而来的除了鼓励和打抱不平,失望这则调味料同样也从来都不会缺席。
无论是上面的哪一种,归根结底其背后都代表着背后对束龙的期许,而期许落到了肩膀上之后,它的名字就变成了压力。
束龙不希望自己的驾驶掺杂太多的东西。
他希望自己是为了对速度的热爱才在赛道上驰骋,而不是为了所谓别人的期许。
或者更夸张一点,是为了中国赛车事业甚至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
这份责任实在是太过于沉重,说句实话,他不认为仅凭自己一个人就能背得起来。
作为一个车手他只不过是会开车而已,也只擅长开车而已。
说出去就连自己都不信的“假大空”背负得太多,到最后可能就连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自己可能都已经分不清了。
所以除了外网上一些难免会看到的关于围场内资讯,束龙这个赛季严格意义上来说从上赛之后,就一直在有意识地回避着国内任何会出现自己名字的内容。
但是到了最后,他发现这完全无济于事。
因为哪怕刻意不去接收外界的压力,他自己对于不断追求更进一步的渴望,其实也在源源不断地为自己施加着永无止尽的压力。
别人的期许?这东西束龙大可以不用去理会。
但是来自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他却永远都没办法用自己编出来的谎言去欺骗自己。
可能从七岁那年双手放到了卡丁车的方向盘上开始,他的内心就已经认定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赛道上不应该有人能跑到自己的前面!他也不允许有人能跑到自己的前面!
或许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赛车这项运动的认识逐步加深,他已经学会了放下心里某些不切实际的执着。
但是这也不妨碍他在理性地确保比赛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看到自己的前方出现其他赛车又会非常感性地觉得不爽。
没有什么复杂的爱恨情仇,就是单纯的不爽而已。
他身上可没有什么造车的外挂,为什么想要去到红牛这样的大车队,不也就是想要获得一个至少能平等挑战的资格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