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59章 不按规矩出牌的阿济格 今天第一更

第59章 不按规矩出牌的阿济格 今天第一更

    第59章 不按规矩出牌的阿济格 今天第一更 (第2/3页)

为拿下了大明京畿四周的12座城,掳掠汉人十余万,牲畜财务无算,粮草给养还算充足。

    第一路兵马四万鞑子东进,这无疑是主力,由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亲自率领。

    第二路人马三万,由阿巴泰督率,副都统谭泰协助,在渔阳城东伏击卢象升的人马。

    剩下的一万多人,交给扬古利率领,让他守住昌平,顺义一带,重点是喜峰口,这是他们退回关内的必经之路。

    阿敏被夺了兵权,只是作为普通将士随阿济格征战,阿敏也无话可说,他也憋足了劲儿,拿下永平城,屠城,杀林毅。

    鞑子经过调兵遣将之后,开始了他们疯狂的报复计划。

    一夜之间,阿济格命令把掳掠过来的十多汉人全部杀光,暴尸荒野。

    昌平城外,尸体堆积如山,血腥味儿漫天,这些全都是无辜的老百姓。

    杀完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之后,阿济格和阿敏带着4万大军挥师东进。

    这一下令屯兵渔阳的卢象升措手不及。

    阿济格应该进攻燕京才对,昌平离燕京那么近,这是个直线距离,他们为什么挥师东进?

    按照卢象升的策略,阿济格重兵进攻燕京,卢象升则从渔阳击其侧后,鞑子必败。但是现在阿济格突然不按卢象升意思出牌了,来了个挥师东进,卢象升有些不解了。

    “难道自己失策了?这还是阿济格的阴谋诡计?”卢象升在帐中来回踱着步子。

    他一直想围奸鞑子,但一直完成不了调兵遣将,因此对这些鞑子迟迟没有发动总攻,关键的原因还是兵力不足。

    卢象升现在名为五地兵马总督,但实际上受兵马总监军高启潜的制约。这个大太监是主和派的代表之一,政治上的立场不同,还在其次。关键是他不是个真男人。

    太监因为身体缺陷无法征服女人,他们就有些变态,欲望就转向了赤裸裸的金钱和名利。

    因此贪婪,阴险,自私自利成了太监的共性,这些共性在高起潜身上表现得尤为集中和突出。

    主和派虽然主张给鞑子一些好处,让他们退兵,也就是跟鞑子妥协议和,以便腾出精力对付国内的流贼。

    但是他们一个比一个鬼精,面对崇祯的狐疑,都害怕负责任,兵部尚书杨新甲也好,东阁大学士杨嗣昌也好,还有这位大太监高启潜,谁也不肯直白说出来自己的主张。

    尽管他们已经猜透了崇祯皇帝有议和的愿望,但是在崇祯皇帝直接表达出来以前,他们不会明确表现自己的观点。

    崇祯身为一朝之皇帝,天子守国门,他当然也不能明确表示自己要与鞑子讲和,只有找代言人说出他的心声。但是这些主和派偏偏不明说,只打擦边球,这就是他们阴险奸诈的地方。

    而主战派的代表卢象升,战意熊熊。崇祯皇帝当然得鼓励,因此授命他为五地总督,又赐给他尚方宝剑,总督天下兵马,全权负责守卫京畿。

    但是从卢象升一离开京师,这位多疑的崇祯皇帝立马就变卦了,主和派赶紧进谗言,煽动是非。于是大太监高启潜就成了卢象升的兵马总监军。

    兵马总监军掌管着军队的钱粮寄养,这等于卡住了卢象升的脖子,是进是退,哪一仗怎么打,都得总监军同意才行。

    之所以这么多天,卢象升没有完成调兵遣将,正是因为高起潜从中掣肘。

    他专挑卢象升的毛病,歪曲圣意,而且他相中了卢象升的宝马,被卢象升断然拒绝,这个老家伙的笑声更加阴森了。

    由于高启潜从中作梗,横加阻挠,兵部尚书陈新甲跟他沆瀣一气,山西,大同,宣府,密云,四地的兵马,卢象升难以调动一兵一卒。

    他现在能调动的就是大名府和真定的人马共三万多人,这是他的嫡系部队,也是天雄军的精华所在。

    但就这3万多人,高启潜还给它一分为二,名义是确保上京安然无恙,剩下的才能去打鞑子。

    就这样,一万多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