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智取北京城(上) 6000字大章 (第3/3页)
二。
然后林毅又命令手下的2万人马,全部穿上俘虏的军装,这2万人马全部扮成大顺军的样子,让这个假李岩领着1万人马在前面,其实这1万人马全是林毅精锐部队,包括标营和无敌营。
林毅带着贺人龙,史可法,马士英和袁枢带着剩余的1万马跟在后面。
这里只留下1万人马,让郝摇旗负责,连夜清扫战场,看押俘虏。
林毅这样运筹,现在都知道他要干什么了,尽管打了一天的仗都很累,但是没有一个有怨言的,也没有一个敢抗令不尊的。
林毅的嫡系部队就不用说了,什么时候就是令行禁止,从不讨价还价。
史可法,马士英和袁枢,凤阳兵与河南兵等这些军将,现在也全都打起了精神,唯林毅的命令是从。
白天他们两万多人打了败仗,而林毅的1万人打了大胜仗,林毅没有治他们的罪,反而要给他们请功,眼前是给他们立功赎罪的机会,他们当然知道好歹,更重要是对林毅敬畏。一想到要连夜智取燕京,全都精神十足了。
林毅带着剩余的2万人马,以急行军的速度,连夜向燕京赶来。
因为这里离北上京太近,只有五六十里,事不宜迟,迟则生变,万一消息传到了北上京,大顺军有了准备,再想攻取北上京就难了。
林毅必须得争分夺秒,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北上京。
一个多时辰之后,也就是在当晚的二更天,林毅的人马就到了北上京南直门外十几里处。
远望北上京像一头怪兽一般盘踞在那里,黑乎乎的。
林毅命令队伍临时停下来,又找了几个军将,扮作浑身是血的伤号,这其实也不难,因为他们穿的甲衣上都有血,还有刀枪,砍得伤痕累累的痕迹,让其中一个扮作高一功。
考虑到这一路的急行军,林毅让他们临时休息了十几分钟。
接下来按照林毅的计划,2万人马就开始跑了,一边跑一边扔东西,什么刀矛弓箭,头盔等等,一直都跑到北上京下,这2万人马本来就是一路的急行军,又经过这十几里地的快速奔跑,到了北上京外,这支队伍表面上看来非常狼狈。
前面的队伍在护城河畔开始叫城……
夜虽然已经深了,但是北上京并不安静,军纪散漫的大顺军胡作非为,就是大顺军的高层,此时也没有安歇。
此时在燕京坐镇的就是皇后高桂英,现在的高桂英也非常苦恼,如坐针毡。
一天前,李岩和李过带着10万人马出城去解高碑店之围,救高一功去了。
高一功是高桂英的亲弟弟,被困高碑店生死不明,她当然放心不下,及时派出探马,沿途打听高碑店的情况。
因为高桂英也知道,他眼前的对手是林毅,虽然大明朝的都京都都被攻破了,皇上上吊殉国了,按说大明朝群龙无首就完蛋了。
但是他们现在面临的对手虽然是大明的残余,但是依然强大。强大到在这支队伍面前,李自成张献忠屡打败仗。
因此面对这样的对手,高桂英一点儿也不敢掉以轻心。特别是她听说她的亲弟弟高一功被困高碑店,更是惴惴不安,整日里茶不思饭不进,坐卧不宁,还老做噩梦,几天的光阴,她好像老了十岁一般。
虽然现在贵为大顺的皇后了,但是她感觉还没有当个布衣轻松。她这辈子兄妹三人,哥哥高立功已经身死,现在只剩下一个弟弟高一功了,如果要再有个三长两短,他们高家就完了。
李自成这次兵发山海关,去讨伐吴三桂,高桂英并不怎么担心,现在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高碑店的高一功。
特别是李岩这10万人马走了之后,高桂英更是心急如焚,她盼望前敌的消息,望眼欲穿,度日如年。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到现场,要不是李自成让她坐镇燕京,她这次就亲自出马了。
这两天,慧英和慧梅一直陪在皇后身边紧劝,这是高桂英的两个徒弟,也是她的两个干女儿,从孩儿兵中成长起来的,现在为女营的骨干,长期的战争生活,她们亲如母女,但是尽管如此,哪能劝得了高桂英的心里?
这天上午终于传来的消息,说李岩的人马到那就打了个胜仗,明军一败涂地,正在被大顺军追杀,解高碑店之围就救高一功指日可待。
高桂英听到这里非常高兴,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来了。当场就要了一大桌子的饭菜,让慧英和慧梅陪着,好好的吃了一顿。
哪知道一个时辰之后,又一个消息传来,李岩打了败仗,被明军追杀,伤亡惨重,最后的胜负还难以预料。
高桂英的心刷一下又悬起来了,怎么会这样?详细询问报事的,经过核实之后,两个报事的说的都没错,只是战场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她只好耐心再等,又一个时辰之后,也就是天快黑的时候,又传来的消息,李岩的人马大败而回,这一次彻底败了,在周口店又遭到了伏兵,很可能全军覆没。
高桂英这一下心像被掏走了一样,她立即把宋献策找过来商议发救兵的事,宋献策卜了一卦,不同意连夜发救兵,恐怕中了敌人的奸计,主张守好北上京,否则万一中了林毅的计策,北上京有变,没法向李自成交代。
高桂英觉得宋献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再说就是连夜发救兵,也未必能救得了,这么远的路程,点齐兵马再赶到那里天都亮了。
但是她无论如何想不明白李岩这10万人马一日之间怎么就败得如此之惨,她甚至不能接受。这件事怎么办?她夜不能寐,慧英和慧梅就一直就在这里陪着她。
一直到临近三更的时候,他们一点也没有睡意,就在这时,突然有人来报,李岩他们败回来了。
高桂英霍然站起,立即穿戴整齐,带着人马和宋献策去观看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