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一路走好,恕不远送 (第2/3页)
立在原地对着冲过来的鞑子射箭。
天空中箭雨如穿梭,双方都有兵将不时的被弓箭穿倒。
就这样又持续了几分钟,双方的弓箭和火枪威力发挥得差不多了,号称勇猛无敌的鞑子终于冲到明军近前,双方开始展开了近身白刃战。
明军的标营,无敌营,早就等的迫不及待了。林毅仍然把这两只最强战斗力最强的队伍摆在了最前面,别看他们刚才已经打了半天,现在仍然战力威猛,因为林毅通过平常长跑的拉练,已经把他们的耐力练到了极致,也就是说这两个营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
另外火枪营别看火枪不能发威了,但是他们可以上刺刀,枪杆的长度加上刺刀的长度就是比单刀还要长的长刀,不习惯上刺刀还能把枪杆当铁棍用。
这种刺刀对准鞑子,连人带马,能够劈刺,能够砍杀,这种铁棍抡起来砸到鞑子的脑袋上,脑袋立即就漏了,带着头盔也避不住。
砸到马脑袋上,也照样脑浆崩裂,砸到马腿上,就是粉碎性骨折,弄到后世的三甲医院也治不好。
战马翻了,战马上的鞑子就坐不住了。
这时战力最强的几个营一两万人马,已经把这2万名鞑子杀了个尸横遍野,林毅可不止就这一两万人,10万大军除去没有参战的卫队营、炮营和后勤保障给养营,现在有七八万人马,剩下的几万人马全上去了。
他们在标营火枪营无敌营的后面,把落马的鞑子给收拾掉,那些没死的给补一刀。
因此这场混战没有出一个时辰,2万名清军的八旗精锐,就只剩下几千人了。
多尔衮、锡翰、索尼拼命冲杀,尽管他们勇猛异常,但是就凭他们几个,也难挽败局。
最后多尔衮一看,实在不行了再打下去,非全军覆没不可。看来野战八旗军不是明军的对手,一会如果被他们包围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多尔衮立即命令:“撤!快撤!”
幸存的鞑子们可算听到这样的命令了,他们早就想撤了,有的已经撤了,但是那就不叫撤退了,因为没有命令,或者干脆就叫逃跑。
鞑子毕竟是鞑子,马背上的民族其快如风,这一点不服不行,汉人比不了,进攻快,撤退或者是叫逃命更是快。
眨眼之间多尔衮他们就跑出了多远。但是后面的明军一个都没有追来,他们就勒住了战马,回头观看。
这时声后面就响起了林毅的高喊声。
“多尔衮一路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