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333章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5000字大章

第333章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5000字大章

    第333章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5000字大章 (第3/3页)

人都不行,难道我行?这个林毅可不是好对付的,据说这小子是妖孽一般的存在。

    当年我洪承畴在大明为官的时候,姓林的小子就成了气候,很多叱咤风云之辈,包括孙传庭,李自成,皇太极等都栽在了他手。

    自己去万一不成,这帮鞑子非得把我活剐了,别看孝庄皇太后现在温柔似水,笑魇如花,到那时吃人都不吐骨头。

    想到这里,洪承畴跪倒在地推辞道:“太后真是太抬举奴才了,奴才一介文弱,手无缚鸡之力,空有其名,无有其才,还请太后另请高明,误了国事,臣之罪也。”

    孝庄皇太后听到这里如水的双眸一闪,突然射出两道凶狠之光,这两道光芒简直入木三分,直接透视洪承畴的心里。

    “洪大人,我大清正经历一场灾难,难道洪大人不愿意为哀家分忧解愁?”

    “奴才不敢。”洪承畴赶紧跪下,往上叩头,“太后明鉴,奴才才疏学浅,实不敢领此大任,万一不成,奴才就是万死,也难辞其咎。眼下虽然摄政王伤病在身,然我大清,人才济济,素亲王豪格文武全才,比奴才胜强万倍……”

    洪承畴刚说到这里,孝庄皇太后立马就打断了他。

    “洪大人是嫌自己的官小职微,驾驭不了这些文臣武将吧,讲到明处多好?哀家立刻禀明皇上,加封洪爱卿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征南大大统领,赐天子剑赏,穿黄马褂,无论任何人,不听调遣,先斩后奏。”

    洪承畴心里一动,好厉害的女人,自己的心里竟然蛮不过她,于是再也不敢推辞了,赶紧磕头谢恩领旨。

    “多谢太后和皇上提携,奴才一定鞠躬尽瘁,纵肝脑涂地也要报答太后和皇上的知遇之恩。”说完之后趴在地上对着皇太后和小顺治,崩崩崩又磕了三个响头。

    孝庄皇后笑眯眯的,“洪大人,宁锦防线关乎我大清的命脉,因为过了宁锦就是京师,绝对不能有失,哀家想听听洪大人御敌之策。”

    “请太后和皇上放心,宁锦有险城,有义州之援,有三山之屏,面临大海,背靠山丘,另外锦州后面还有大小凌河,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只要有奴才三寸气在,可保宁锦万无一失。”

    “林毅用兵诡异,明军士气正盛,我大清连吃败仗,士气低落,洪大人不可与之浪战,只要能够坚守,不出个一年半载,姓林的必然退兵,到那时洪大人带兵追杀,则林毅必败。”

    “谨遵太后懿旨。”

    孝庄皇太后立即命人拟旨,然后把圣旨和黄马褂、天子的尚方宝剑全都给了洪承畴。

    有了这些东西,洪承畴的心算放肚子里了,刚才他之所以不接旨,就是因为怕豪格、鳌拜这些人位高权重的鞑子居功自傲,不听他的调遣,瞧不起他是汉人,现在没了后顾之忧,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番了。

    说句实话,自从他宁锦之战投降大清以来,皇太极也好,现在的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也好,对他恩重如山。

    特别是孝庄皇太后对他柔情似水,令他忍不住想入非非,现在又如此大肆加封,这真是天高地厚之恩,现在大清国难当头,也是他表忠心为新主子效劳的时候了。

    洪承畴踌躇满志,接了孝庄皇太后的旨意之后,又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调兵遣将,征调了5万大军,肃亲王豪格、英亲王阿济格、护军统领鳌拜、议政大臣索尼、汉臣马国柱,等随军听用。

    一天晚上,孝庄皇太后在密室召见了肃亲王豪格。

    除了她的心腹太监小安子,还有特贴身的宫女苏麻拉姑之外,就是她们娘俩了。

    豪格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往上磕头。

    其实豪格比孝庄皇太后还大了好几岁,但是豪格还得称一声“母后”,自称“儿臣”。

    孝庄皇太后对豪格道:“知道为什么让你来吗?”

    “儿臣愚钝,请母后明示。”

    “唉,”孝庄皇太后轻叹了一口气,“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肃亲王豪哥今年三十多岁,才思敏捷,孝庄皇太后一说这话,他立即就明白了太后的用意,赶紧往上叩头道:“请太后放心,如果姓洪的敢对太后不忠,对大清不忠,儿臣一定让他人头落地。”

    “唉,真是委屈你啦。”

    豪格当然知道太后说的委屈是什么意思,摇头道:“太后,儿臣一点都不感到委屈,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儿臣纵然为洪大人牵马坠蹬,也在所不辞。”

    孝庄皇太后开心的笑了,对着地上跪着的豪格挥了挥纤纤玉手,“跪安吧,这次凯旋归来之后,哀家一定举荐你代替多尔衮摄政。”

    “多谢母后儿,臣告退。”

    豪格爬起来之后退了出去。

    翌日,5万大军在孝庄皇太后的亲自送行下,浩浩荡荡离开了大清的京师,直奔锦州而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