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福建郑芝龙 4000字更新 (第2/3页)
,高桂英和李岩带着这支队伍,拨营起寨往李定国的大营而来。
李定国这次与上次不同,果然热烈欢迎,在营门口弄了隆重的仪式,还放了几声喜炮,带着将士在营门列队相迎。
李定国之所这么给高桂英这些人脸,当然是因为这些人大名鼎鼎,文韬武略过人,这都是李自成手下的扛鼎级人物,增加这两千兵将,等于他的大西军实力翻了好几倍,因为这两千多兵将到哪里都能两万甚至二十万兵马。
这买卖李定国当然认为值,眼前他们正在用人之际,这下无疑于如虎添翼,现在对付这些普通的明军兵将不显,但等与林毅交手打硬仗的时候,就发挥出他们的作用了,有几员精干之将,再有满清鞑子的协助,打败林毅、彻底推翻死灰复燃的大明就更有希望了。
因此李定国才这么热情和隆重。
高桂英和李岩带着人马过来了,此时仍然保持着警惕,兵不离甲,马不离鞍,随时做好了应变准备,看到李定国迎过来了,二人下马,李过、李来亨、高一功、袁宗第、田见秀等紧紧随行护驾,双方见面,李定国一看果然是李自成的夫人,颜面如花,手下的大将也都是老熟人,李定国此时一点儿也不怀疑了,双方寒暄已毕,李定国把他们让进营中,先茶后酒,待如上宾。
自此,高桂英和李岩这两千多大顺军便暂时成了李定国的一个营,但是他们这一个营仍然是相对独立的,因他们是来投靠,并非是来投降,也就是说他们是合作关系,不能打乱次序进行改编,仍然保留着大顺军的番号,有独立的营区等。
只是双方行动上一致,有军事行动,双方相互协商,共同伐明,不过暂时表面上他们这一营还是归李定国统领。
但是这不是小事,李定国在将高桂英和李岩等将待为上宾之余,立即写了一封折子说明情况,并派人飞马到京师(指西京成都)向大西皇上张献忠奏报……
东南沿海福建总镇,南安伯爵府,大清汉臣之第一人的范文程奉了孝庄皇太后和摄政王多尔衮之命,潜入关内来实施他的“汉人制汉”大计,福建是他的第二站,也是最后一站。
范文程现在与张献忠谈妥了条件,并签订了协议,这个大汉奸心里更有谱了。
叫开门送上了拜帖。他当然不敢先亮明身份,现在他是以商人的身现拜见郑家的。
现在的郑家的老大当然是郑芝龙。此人不只是在他们家排行老大,更是整个福建郑氏家族的老大。
郑芝龙一共亲弟兄5个,老大郑芝龙,老二郑芝虎,老三郑鸿逵,老四郑芝豹,老五郑芝莞。
郑芝龙是个传奇的人物,从小就不好读书,有膂力,爱习武,十七八岁的时候,就跟随舅父到海外做生意,经常往返于南洋和东洋。
后来结识了大海盗刘香,成了一个亦商亦盗的人物,后来招徕了郑兴、郑明、杨耿、陈晖、郑彩等部将。他将部下分为十八先锋,结为“十八芝”,势力进一步壮大,生意做到了南洋东洋,后来和刘香闹翻了,双方发生了火并,郑芝龙的亲弟弟郑芝虎战死。
但是很快郑芝龙便除掉了刘香,势力遍布东南沿海,无论是倭寇、荷兰殖民者和和明朝的官军,郑芝龙一概不惧,抗击倭寇,屡败明军,还两次打败荷兰殖民者的海军舰队。
一度成为海上霸主,无论哪里来的船只,经过台湾海峡,必须得向郑家交税,经过郑家同意方可通行,郑芝龙集团富可抵国。
现在郑芝龙手下私人海军已经发展到了3万多人,各式的商船战舰上千艘,为了招抚此人,崇祯皇上亲口加封郑芝龙南安伯福建总镇,统领福建的军队。
也就是说现在郑芝龙是多重身份,既是海盗头子,又是商人巨贾,还是大明官场上的封疆大吏。黑白两道,官商两面,手眼通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