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刀斩尼堪 4000字章节 (第2/3页)
选出来的精英,因此称得上林毅嫡系部队中战力最强悍的队伍,没有之一。无论任何时候他们对林毅绝对忠诚,另外他们拥有令人难以想象的耐力,也就是特别能战斗。
林毅的10万人马,能进入他的卫队营,简直就是特种战士中的特种战士,否则根本不配给林毅当保镖护驾。因此他的卫队跟一般将官的卫队不同,这当然与他特种战士的身份经历有关。
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在这里这句话再次得到了印证。
这两只混战的队伍,如果按战力划分一下等级层次的话,眼前这支蒙古鞑子仅次于满清八旗,别看他们也称八旗精锐,但这个时候的蒙古铁骑跟满洲铁骑战力不是对等的,否则蒙古鞑子是不会听任满洲鞑子驱使的,恐怕要翻过来。
也就是说他们的战力至多相当于林毅的无敌营,而林毅的卫队营战力上略高于他的标营,也就是说这两支队伍之间的战斗力相差着一个或者一个半的档次。
这就像两个武林高手,不是一个层级的高手搏命,对方虽然人多势众,却显得不堪一击。
更有林毅这样的无敌将,带头冲锋陷阵,一杆长刀如横空出世的巨龙一般,舞得周天寒彻。杀敌如砍瓜切菜,在鞑子的万马军中冲杀,如入无人之境,所过之处竟无一合之将。
因此双方这一接触鞑子便溃不成军,伤亡遍地,四散奔逃,明军以锐不可当之势,追杀明军,根本没有出现拉锯战或者鏖战不下的情景。
“不许退!后退者死,给我冲——”
尼堪和博洛一看咆哮如雷,嗓子都喊哑了,但是他们俩吆喝不住,无奈组成了督战队,专门砍杀那些溃退下来的兵将,但是尽管如此也无济于事,正所谓兵败如山倒,大厦将倾,一柱难支。
最后这两名贝勒贝子不得不亲自冲锋陷阵了,主将带头冲锋陷阵,这无疑是最能鼓舞士气了。更何况他们俩都是努尔哈赤的亲孙子,都贵为贝勒贝子。
因此在整体溃败的情况下,一支鞑子像一股激流,逆势而来。他们企图扭转败局,冲在最前面的当然是尼堪和博洛,两匹怒马,如出海蛟龙,两口长刀,寒光闪烁,眨眼之间和林毅的卫队营就接手了。
一名卫队营的将士纵马狂奔,向尼堪挥刀斩来。
尼堪来了个缩梗藏头,躲过了这一刀,战马如风从这名卫队营将士身旁疾驶过去,这名卫队营的将士都没看到怎么回事,一声惨叫,肚子被划开了一道口子,扔刀落马。
尼堪的大刀上鲜血淋漓,继续往前冲。
有两名卫队营的将士向他包抄过来,尼堪举刀招架,一刀挡开了两刀,然后把手腕一翻,手中的大刀,一个漂亮的刀花刷了一下,这两名军将士腹部便被切开了,连甲带肉,皮肉翻卷,鲜血喷浆,惨叫着滚翻落马。
这时博洛被林毅的四名卫队营将士围攻,四把利刃从四个方向袭击博洛,只见他的大刀像鳞片一样飞舞,金属撞击声此起彼落,四把利刃同时被挡开,然后四名卫队营的将士相继倒飞出去,鲜血染红了地面的蒿草。
林毅卫队营的那几名将士临死伤的时候才知道这俩家伙不是一般的厉害。
尼堪俩砍杀了数名卫队营的将士,迎面便遭遇了林毅。
在诛杀卫队营将士的时候,他们俩已经看到林毅当然没有闲着,把尼堪和博洛的卫队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尼堪和博洛身为大清朝的宗室之后,现在贵为贝勒贝子,二人身份地位如此显赫当然也有亲兵卫队,而且还相当庞大。
他们俩都亲自动手杀敌了,他们的卫队当然不能在旁边看哈哈笑,也早冲过来了。但是不幸的是,他们很快遭遇了林毅。
一顿诡异的弧形刀法,刀枪乱飞,他们二人的卫队倒下一片,鞑子们根本到不了林毅的近前,有的被斩飞了脑袋,连人带马被劈为两段,有的腰断两节,有的被肢解,残肢凌空飞舞,鲜血如泼。
林毅这种杀人的手法,就像是大笔写狂草,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