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活捉洪承畴 第一更5000字章节 (第3/3页)
写好之后吹干墨迹,把折子用火锡重新封好,在信封上署上“绝密”字样,派中军大将王尚礼亲信到均州走一趟,务必亲手交给李定国。
王尚礼领旨之后把密信揣到怀里,点了一支骑兵,离开了西京,打马如飞往均州而来……
锦州城外,三更天,锦州城所有的城门大开,之所要开所有城门,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北门和东门两路人马呐喊着杀出来了,两支火把在夜空下排成了长龙。
洪承畴和阿济格、鳌拜等不会一下子把人马全部放出去,两万人马城门有限,吊桥也挤不过去,如果一涌而出,城门可能挤塌,护城河的上吊桥也会挤断。
因此这两路人马又分成了三个批次,每个批次三千人左右,就像开闸泄洪一样,一拨一拨往外放。
他们也清楚,冲在前面的肯定都是炮灰,明军的十万人马困城这么多天了,怎么可能让他们轻而易举突围出去?
因此,主将压后阵,洪承畴稳坐帅府,阿济格和鳌拜也没急着先登陷阵,而是在城中听信。
城外喊杀连天,两支清军人马的前锋率杀出去了,城外炮响连天,像开了锅一般。
过了大约半柱香的工夫,北门和东门又杀出一拨清军,这是第二拨,又是一阵的喊杀连天,洪承畴坐在帅府闭目养神,而阿济格和鳌拜上到高处往观看,只见远处火光阵阵,映红了天空,喊杀声、枪炮声、惨叫声都分不出个数来了。
又过了大约半柱香,阿济格和鳌拜带着最后一拨清军精锐亲自杀出出去了……
“中堂大人,英亲王和鳌大人都杀出城了,我们也该走了。”帅府内手下的副将提醒洪承畴道。
“慌什么,前面的战况如何?”洪承畴连眼皮都没睁。
“回大人,具体尚不清楚,但是以大人运筹帷幄,以英亲王和鳌大人之神武,以我军之悍勇,一定能够保着大人平安突围,收拾收拾快走吧,一会儿明军冲进来就来不及了。”
“唉,明军如果攻进来,我们就启程,如果明军没有攻进来,我们还是在这里等着吧。”洪承畴叹了口气。
“诺。”副将不敢再言语了。
虽然这名副将没怎么明白洪承畴这话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洪承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然当年皇太极也不会花那么大的代价来招降此人,孝庄皇太后也不会放下架子亲自喂洪承畴饭食,温柔尽显,这次也不会让他任兵部尚书、什么左俭都御使,并让他统兵挂帅把宁锦防线交给他,连英亲王阿济格和鳌拜都给此人当助手。
洪承畴仍然坐在那里闭目养神,就好像老和尚打坐一般。
这下可急坏了他身边的1000多名兵将,都走了,他们还在这坐以待毙吗?
还说明军攻进来他们再走,明军不攻进来就不走,一会明军杀进来,他们想走还走得了吗?现在锦州城所有的成本都打开了,明军攻进来,这是分分钟的事,这老头不是脑子进水了吧?
这些兵将怎么想的都有,但是谁也不敢有半句多言。
可是明军一直没有攻进来,只听到城外喊杀声震天,炮响连天。
这些清军将士等啊等啊,心急如焚,但就是没有明攻进城来,一直等到天似亮似不亮的时候,突然有人跑进来了。
“中堂大人,明军杀进来了,快走吧!”
这时在场的军将都听得喊杀声越来越近,无数兵马的跑步声,战马的嘶鸣声,军将的惨叫声,还有偶尔一下的火枪声,火光一闪一闪的,好像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闪电一般。
在场的一千多名满清鞑子的军队,都做好了保护洪承畴往外拼杀的准备,他们等的太急了,因为城中的2万兵马早就走光了,英亲王阿济格和满洲第一勇士、护军统领鳌拜应该早就杀出重围了,只剩下他们这1000多人,他们急不可耐。
但是再看洪承畴,一点儿也不着急,仍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眼睛也不睁,撂出了一句更气人的话。
“现在才攻进来,太迟了,谁也走不了了……”
洪承畴少起无力的说着,看了看眼前,两炷香已经相继燃尽,无精打采的,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倒在那里。
手下士兵将这个气呀,刚才让你走你不走,你非要等到明军攻进来再走,现在明军攻进来了,你又说太迟了,走不了了。这这这……
气得这些清军的兵将面面相觑,暗自咬牙切齿,恨不得把洪承畴拉过来抽一顿嘴巴,然后大卸八块乱刃分尸。
时间不大,一支明军攻进了锦州城的帅府,1000多清军还想负隅顽抗,但是他们很快被斩杀贻尽,天光大亮的时候,明军冲进帅帐,洪承畴坐在那里纹丝不动,无数的明军将士把他的帅帐内外围得水泄不通。
洪承畴忽然睁开了眼睛,把早就准备好的御赐天子殿拿过来了,哗啦一声抽出了宝剑,就横在了自己的脖子上,那意思是你们想过来抓活的,简直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