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361章 死人换活人计划 一更四千字

第361章 死人换活人计划 一更四千字

    第361章 死人换活人计划 一更四千字 (第3/3页)

囚车,现在这两具尸体,当然不能坐在囚车里。

    但是这一路上,洪承畴坐在囚车里,兵出荆州城的时候,林毅就把他从监狱里提出来了,装进囚车,押着他走。

    洪承畴知道,自己这次肯定活不了了,落到了林毅手里,估计比落到崇祯皇上手里还惨,以前他是大明朝臣的时候,都听说过,林毅对满清鞑子和汉奸恨之入骨,抓住后斩尽杀绝的,绝不容许有俘虏。

    两军争战的时候,满清鞑子和汉奸军打了败仗,他们投降也不成,至少得掉脑袋,罪大恶极的,还有凌迟车裂等酷刑。

    真是倒霉,怎么落到了此人手里?这一次看来有罪受了……

    洪承畴现在有些后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后悔自己不该投降大清当汉奸。也后悔锦州城沦陷的时候,他就应该一狠心自杀。

    短短的几年内他坐镇锦州有两次沦陷,第一次他是作为明臣沦陷到鞑子的手中,第二次是他作为清朝的大臣,沦陷到了明军的手中,太富有戏剧性了,这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

    也就是他有两次机会,如果哪怕有一次他横下心来自己了断,也不会有今日之事,那顶多是一刀之苦。

    而且,如果第一次他自杀了,还能落一个忠君报国的美名,留名青史。

    如果后一次自杀了,也就是数日前林毅冲进锦州帅府的时候,他把宝剑横在脖子上,终究下不了手那一次,如果那次一咬牙,自我了断,也没有今日之苦了。

    而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两次自我了断的机会,自己都没有把握住,现在想死都死不了,姓林的不定怎么折磨自己呢。

    这一路上,洪承畴坐在颠簸的囚车里,胡思乱想,开始不思茶饭了,一连几天,水米不沾唇。

    本来在锦州城监狱关押的时候,他还决定要死也得落一个饱死鬼。

    因为那场饥饿令他太恐怖了,长达几个月之久,先是饭食减量,从下到上,最后全部减量,最后全部断顿,凡是城中能吃的东西都吃了,树皮草根泥土,最后实在撑不住了已经到了人吃人的地步,这是他亲眼目睹的。

    因此林毅把他关到了监狱里,给他吃他就吃,给他喝他就喝。

    但是后来林毅把他从监牢里提出来,他就感觉到自己的末日要来了。

    因为人都是怕死的,洪承畴当然也不例外。

    从这一点来说,人跟动物是一样的。受到疼痛威胁的时候,人和动物都会趋利厉害,这是肌体的本能表现,是人和动物的本性。

    从这个方面来说,怕死并不可耻。

    但是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有理性,会思维。再强大的动物都怕死,但是人就不同了。虽然也怕死,但是为了理想信念,为了正义和真理,为了某一个值得坚持的事物,认为死都不能放弃和动摇,这就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相反那些因为见利忘义,唯利是图,颠倒黑白而怕死,甚至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不惜残害他人,甚至出卖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这就是可耻的怕死鬼了。

    洪承畴无疑是后者。

    他这两天茶饭不进了,本来就很瘦的他,加上被困锦州几个月,饿的皮包骨,现在又瘦了三圈,估计现在上秤一称,还没有个女人重。

    颧骨突出,俩眼窝深陷,只能用骨瘦如柴来形容了,看这意思,如果球车要颠簸得厉害,能够把他这把老骨头给晃零散。

    但是这一路上,明军没有亏待他,既不打也不骂,也没有提审,一日三餐,吃喝拉撒,都跟常人一样。

    但是他哪吃得下去?每次送来饭菜都让军兵拿走。

    他原以为是林毅要要把他送到关内大明的帝都北上京游行示众,处以极刑。但是后来他一看不是往关内,而是往大清的帝都盛京来了。

    难道是拉到盛上京外当着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及他的顺治小主人等这些满清鞑子和汉奸的面,羞辱他,折磨他,然后再动大刑?

    正胡思乱想的时候,林毅带着张华等几个人进来了。

    看到林毅,洪承畴就是一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