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哭二闹三上吊 (第1/3页)
在东北农村,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事,倒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特别是贫困的年代。
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没钱的时候,两口子打仗,大家倒也是见怪不怪了。
不过像这种老婆婆闹的,确实是少数。
几乎微乎其微的那种。
王慧蓉年纪大,又是长辈,所以她这么闹,能劝她的人,其实少之又少。
当然了,主要是王慧蓉人缘很差,没几个人愿意搭理她,也就没几个人劝架。
但是,事已至此……
柴家本家的很多老头老太太,都出来了……无论是态度和蔼可亲的“老六头”,还是身份特殊的“老校长”柴忠良,就连已经瘫痪了八年之久,浑身上下只有眼睛还能转悠的,柴家活着的最大的长辈柴佩芳都被人给出来了……
大家态度一致——王慧蓉你可别特么闹了,你都当了几十年老婆婆了,眼瞅着要抱重孙子的人了,你特么怎么要上吊呢?
王慧蓉此刻披头散发,穿着一个大白背心,大黑棉裤,衣服都甩丢了一只,她站在一个小板凳上,左手扶着准备上吊用的一根灰布麻绳,右手拿着一把剪刀来回比划:“谁劝我都没用,我今天必须死在这……”
王慧蓉气势很足,声音很大,直接就呵退了想要上前的人……
众人愣神的时候,柴米从人群后边挤了进来,旁边是柴有福和宋秋萍。
柴米先是皱眉看了看小板凳,又看了看那根麻绳,陷入了沉思……
很明显,这绳子带松紧的,而小板凳太低,如果吊上去,以王慧蓉的体重很快就会“平安落地”。
那也死不了啊……
其实,众人都看出来,这王慧蓉根本死不了,但是她闹啊……
她硬闹,别人也没办法,总不能谁过来整一句:王慧蓉,你抓紧上吊,要不一会吃席该不赶趟了……
那不就成了火上浇油了吗?
村里都知道王慧蓉是穷的活不起了,谁没事找麻烦,硬逼着自己让王慧蓉给讹上呢。
按着习俗来说,都是劝生不劝死,劝和不劝离,纵是王慧蓉有千错万错,但是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出来,劝她去死。
王慧蓉闹了一个多小时,快两个小时了,而眼下只有自己的一个好大儿--柴有福来了。剩下也就是柴米这个孙女来了。
似乎,大家都对王慧蓉的死活,并不是很在乎。
王慧蓉只是比较脑残,但是不是傻子,她自然也看出来了--她自己并不是很受自己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待见,不过她此刻也已经不要什么脸面了,她劝慰自己---姜还是老的辣,只要能达到目的便是好的。
“柴有福,你还有脸来?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给你娶媳妇,给你盖房子,你生个丫头,我也没说啥,这些年来,你给家里干过一天的活没有?你给我买过一块月饼没有?你逢年过节给过我一块钱没有?你成家的时候,家里一穷二白,给你娶媳妇又拉了饥荒,现在你爸爸和我下不来炕了,你一毛不拔,你怎么觍着脸活着的……”
王慧蓉火力全开,直说的柴有福都不知道怎么接了。
“奶奶,来。你也说说我家……”柴米话里带刺的说道:“我爸我妈给你和我爷爷种了十多年地,盖房子的时候,你俩一毛钱没掏,分家的时候一毛钱没给,欠了我们家八千块钱,要了多少趟都没给齐,远的不说,头两天我小妹满月宴,你俩也是一分钱没掏,我家分出来二十来年了,我爸我妈干活要折算成工钱,够不够你生他养他和娶媳妇花的?”
王慧蓉面色铁青,她自然知道这些东西要算起来,柴米自然占理的,所以她刚刚才把火力先对准了柴有福,毕竟如果王慧蓉把火力对准柴米,就会发现自己根本没啥说的。
但是,她虽然心里明知道,如果要是把柴米爸妈干活这事算上,那老宅不仅要不出来钱,整不好还得倒搭……
“那做儿子,做儿媳妇的给爸妈种点地,干点活,也要工钱?我养儿子干啥的?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