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事与愿违 (第3/3页)
少来着,反正拿了。
“那柴米家欠你钱不?”
“柴米他们家倒不欠我钱,但是……我现在反正落魄了,没钱了,我总也得一碗水端平吧,三个儿子,一家都出一些,把这个坎过去。”
“那……”几个柴家的长辈一看,这事好像也不复杂,处理起来也不难,随后说道:“那大伙都散了吧,就是小事。”
但是,看热闹的可不听话:你说散了就散了,你算老几?我们看热闹的还听你哔哔……反正看热闹也不犯法,我们就硬看。
“啥叫一碗水端平?”柴米皱着眉头质问道:“给钱的时候,你不一碗水端平。现在出来饥荒了,你想起来一碗水端平了?你是真老糊涂了,还是搁这装傻充愣呢?再说了……”
柴米顿了顿:“你忽悠别人还行,你忽悠我,我看是有点多余了。你欠了四万多的饥荒,就算没有我二叔那两千三千多,就算没有利息啥的,少说本金也得一万多两万来块钱。这钱,我家是没拿,你给谁了你自己个清楚。你说平分给三个儿子,一个儿子一万多,谁拿的出来?再说了,你不还三个闺女呢吗?这会是不是也应该叫来,大家伙平分。一人给你拿个五千八千的,好让你继续挥霍,继续浪?”
众人一听柴忠孝的饥荒竟然是四万多,顿时都傻眼了。
一个个的面面相觑,不敢言语。
连一向“文雅”的老六头都有点蒙圈的自言自语道:“卧槽!柴忠孝这也太牛逼了,四万多块钱的饥荒!这胆子也太大了吧,就是普通人一辈子吃香的喝辣的,也拉不出来这么多饥荒!这可是天文数字,多余了,还不起……”
其余柴家众人也几乎都是这个看法。
四万多实在太多了。
根本就不是普通家庭能承担的。
这个时代,盖个新房子,也用不了四万多块钱啊。而盖个新房,恐怕要两口子省吃俭用一辈子,才能盖起来。
这个数太大了,还指定是还不起了。
好在柴忠孝快死了,那就别还了,人死债消去吧……
这个时候,躲在一旁的车连云出来了,她表示,自己家柴有德作为柴忠孝的儿子,愿意为老父亲分忧,愿意掏钱,随后还真拿出来两千块钱给了柴忠孝……
车连云给了钱。
柴忠孝立刻看向柴米。
柴米笑了:“这种小把戏骗谁?无非是左手倒右手的把戏。车连云,你这钱不能给柴忠孝,你有本事让村里的咱们柴家本家的人拿着,之后还银行去,别让柴忠孝拿着,省的他一会儿就给你了。你愿意掏钱,咱们老柴家长辈没死光呢,出来一个,替柴忠孝保管。”
老六头立刻自告奋勇的出来:“对。柴忠孝拿了钱不去还钱咋整?我觉得这钱,搁我这保险。他都能拉四万多的饥荒,就算他和车连云不是左右手互相倒,但是难免他又整没了,到时候分币没有,还是还不上。不如让我帮着拿着……”
车连云立刻就不干了,把钱从柴忠孝手里抢回去了。
至于柴有福和宋秋萍,陷入了两难,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柴米默默的拿出来那天赶集时候,顺手拿的一张报纸,随后交给了柴忠良。
柴忠良原来在村里小学,做过校长,尔后也在县城里做了几年管事的,为人正直,作风踏实。
报纸上,说着的都是柴忠孝缺德的事:拖欠村里该上交的粮食一万多斤,拖欠信用社连本带利四万多,还有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而最关键的就是作风问题,柴忠孝和车连云关系很不清楚……
柴忠良看完之后,揉碎了报纸。
村里不识字的多,故而柴忠孝这事都上报纸了,但是没多少人知道。
“这饥荒,柴忠孝你自己个整出来的。就不要难为儿女了,柴有福花了两千还是三千,这两天就给了。柴米家不欠你的,就别要了。剩下的,你自己想办法。你自己办出来的事,自己担着。”柴忠良颇为语气不善的说道:“别搞得最后来,声名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