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又被坑了? (第2/3页)
应了,问题宋秋萍一回家就不干了。
这让柴有福特别为难。
吹出去的牛也好,还是被迫答应的也罢。
两口子都答应好的事情了,不给没法啊。
“那我努努力,过两年不就涨工资了,这点钱不是个事……”
“少你妈吹牛逼了,你涨工资这事你都说了快二十年了,你涨了没?”宋秋萍怒视着柴有福:“就小豆包一个月都八百块钱,你呢?你一个月二百,你还觍着脸说你涨工资。要不是我们娘家帮衬着,就你那点工资,早就把一家人饿死了。”
柴有福和宋秋萍日子过得好不好这件事,其实要从很多角度说。
他俩靠着柴有福这点工资,日子多少有点紧紧巴巴的。
但是柴有福是老师,逢年过节的偶尔也会发点大米白面,关键村里也不怎么收他们家的粮食,这让他俩的收入,其实差不多能有个一年三千块钱。
这个年代,一年三千块钱的收成,省吃俭用谈不上,但是也不是大富大贵的家庭。
柴有福和宋秋萍两口子属于,在家天天清水大白菜,但是出门就说我吃的是排骨炖豆角、猪肘子炖牛腩。
当然了,如果柴敏在家,那生活水平就会提升很多,柴敏不在家,他俩生活质量顿时下降。
年吃年用足够,但是手里也没啥闲钱了。
不过,柴有福心里知道,这老丈人可没给添过一毛钱。
顶多是……去老丈人家的小卖部,买东西不用给钱……
不过,柴有福没去过。
但是,宋秋萍经常回去吃吃喝喝。宋秋萍回娘家的频率不是很高,但是架不住离得近,加上大老宋两口子也就宋秋萍这么一个闺女,他俩连宋秋水都能赊出去一万多块钱,何况自己个亲闺女宋秋萍了?
反正这些年,吃的喝的,宋秋萍是没少拿。
加上柴有福中午在学校吃饭,这么省一些,就让家庭看起来,富裕了一些。
“那早晚,都会涨工资的……再说了,我不比我大哥挣得多?我大哥还一毛钱不挣呢……”
“你大哥二十年不挣钱,人家柴米随便办个满月宴,就搂了四万多……你拿啥和你大哥比?你也就比柴有德强点……”宋秋萍气鼓鼓的说道。
起码,柴有福不喝酒……
两口子正呛呛着,柴敏从院门进来了。
柴敏行色匆匆,也没有拿书包,而且今天也不是周末,显然不是放假了。
实际上,柴敏是逃课回家的。
柴敏本来也不愿意上课读书,她觉得那些东西,根本太遥远了不说,还没啥用……
而且这次,柴敏在县城读书,本就心不在焉的她,突然就看了报纸,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那头版都是柴忠孝的新闻。
得亏柴敏伪装的好,其他同学并不知道柴忠孝是柴敏的爷爷,要不然她都羞愧的没地方呆着了。
看了报纸的柴敏,便急匆匆的回来了。
刚进门,就听见母亲宋秋萍在那里训斥父亲柴有福呢……
结合着话语,柴敏便知道了,柴忠孝那个事情,已经“殃及池鱼”了。
“柴敏,你咋又回来了?”柴有福皱着眉头问道。
而且话语里这个“又”字,发音很重。
柴有福在对待女儿柴敏这个上学的问题,一直态度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好好读书,争取早日出人头地。
柴家的男人虽然没几个有出息的,但是柴家的女儿们还是有争气的,就比如自己的那个“好妹妹”柴春维,柴春维也是考上大学,之后就分配了好的工作,虽说她自己混的不怎么滴,但是起码工资还是不错的,比家里这群种地的土老帽要强的太多,不需要风吹雨淋的,也不需要什么体力活,工作体面又轻松。
所以,柴有福觉得,读书是能改变命运的。
而柴敏其实也是比较争气的,能考上了高中。
要知道,三家村能考上高中的人,那是屈指可数的。
特别是女孩子,那更是凤毛麟角一般的存在。
但是吧,最近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