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抓点螃蟹 (第2/3页)
说道:“反正我和你说,我是不会。具体放到哪,怎么放,我一概不知,我就知道,明天抓不着螃蟹,我就吃不着肉。吃不上螃蟹,我就去创业赚钱,买螃蟹。”
柴米摊手表示:“我特么也不知道怎么整,反正这玩意也不是什么技术活,瞎整碰运气。”
柴米并不是很上心这个,能抓着呢更好,抓不住拉倒。
这螃蟹,也不是非吃不可。
主要,也不知道好吃不好吃,反正没有羊肉好吃。
不过一个万一一个口味,这两天正好没啥事,就先呆着。
不过过几天,柴米打算给那个倒骑驴去大修一个,买两个嘎子罐。
(嘎子罐,就是盛放液化天然气的。具体为什么叫嘎子罐,本作者表示:我也不知道,反正都那么叫。)
再买两个小锅,再买点锅碗瓢盆的,就可以出摊去了。
赚钱才是正路。
当然了,柴米也不是见钱眼开的人,啥钱都想赚。
她就是想过一个自给自足,家里条件能更好点的日子。
至于大富大贵,现在还轮不到她。
两个人慢慢的走着,耳边水声哗啦啦的,隐约能听见水流撞击岩石的闷响。
“就搁这儿吧。”柴米停下脚步,指着河边一块稍显平坦、石头嶙峂的浅滩,“阎王鼻子那块大漩窝靠下点,水稳当些,石头缝也多,螃蟹就爱猫这种地方。
其实阎王鼻子这个地方,向来就比较险峻。
两侧山峰加上中间这大凌河,就像个鼻子一样,而且地势险峻,所以人们就把这叫阎王鼻子。
后来,还修过一个水库,挺出名的,叫阎王鼻子水库。
当然了,每个地名比较特殊的地方,总是会有着一个比较神奇的传说。
传说当年燕王朱棣,北伐漠北,因为儿子运输粮草延误军机,最终燕王朱棣就把儿子,在这块附近给杀了,所以就诞生了一个传说:燕王逼子。
这本来是个很好的传说故事,但是当地人没啥文化,说话的时候语音还比较重,慢慢的就把燕王逼子,说成了阎王鼻子。
虽说,这有点传谣言的意思,但是到了现在,确实已经很少听见它的传说,只剩下当地老百姓说这嘎达地势险峻,像阎王爷的鼻子,而叫阎王鼻子了。
“搁哪都行,问题是怎么放这个地笼子啊。我妈说好像是放旁边泥里边,之后挖个什么乱七八糟的小水沟,之后螃蟹黑天自己个就进去了。”
“好像是那么整的,但是那个好像需要点饵料啥的,放一块鸡肉或者啥的。”柴米一摊手:“咱俩啥也没拿,只能干抓。”
宋秋水:“额.......类似于瞎猫碰死耗子?”
“差不多。”
柴米找到一块上游平坦但是下边是石头的地方,把地笼子就挤在了石头缝上,之后在笼子里还放了两块大石头,这样地笼子就不会被水给冲跑了。
柴秀做的地笼子是那种伸缩口的,肚子大口小,里边空间足够。
柴米把一个笼子放好了之后,就指挥宋秋水放她手里的地笼子。
宋秋水一脸嫌弃,咧着嘴抱怨着:“不是,姐妹儿,我感觉你在泡我啊。这螃蟹瞎吗?你就把这地笼子放这,硬等着螃蟹进去?它们看不见这是笼子啊?它们还往里边硬钻来送死来?”
“有时候吧,有些事呢就是全凭运气。你以为那螃蟹和我们家秀儿那么聪明啊,它们智商应该普遍不太高的。没事的时候,螃蟹自己还挖个小窝呢,咱们给它做好了,它们住进来多好。”柴米随后问道:“要不你说咋整?”
“不知道。”
“你这人,要饭还嫌馊呢。麻利干活,一会回去,明早还得早起呢。”
“啊......对。明早咱俩起来收笼子之后,我还得去你们老宅看热闹呢。我爹那会在家里说:按着我的推算,你二叔应该这次是自己掏钱,替你堂姐把钱给柴忠孝了,这事是个丢人的事,你二叔好脸好面的人,指定不能太晚了去柴忠孝家,但是也不能太早,太早的话容易撞见柴忠孝两口子吃饭,应该是七点半左右。”宋秋水说道:“所以,我爹就决定七点二十左右,和村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