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说了多少遍,踢球的时候要称职务 > 第一百一十一章:球场如特洛伊平原,胜负未定,诸神沉默

第一百一十一章:球场如特洛伊平原,胜负未定,诸神沉默

    第一百一十一章:球场如特洛伊平原,胜负未定,诸神沉默 (第1/3页)

    2004年7月3日,里斯本法国队训练基地。

    罗伊结束上午的训练后,快步走向球队的媒体工作室。

    他的个人助理希斯伦已经架设好一台索尼DCR-PC330数码摄像机,这是罗伊团队专门为记录日常花絮购置的设备。

    “角度调好了吗?”

    罗伊走到摄像机前,顺手整理了下被汗水浸湿的训练服领口。

    希斯伦比了个OK的手势:“三脚架很稳,取景框也调好了。”

    克莱尔递过一张便签纸:“法拉利公关总监特别嘱咐,希望你能提到他们新款的F2004赛车。不过别太刻意,保持自然就好。”

    “迈克尔明天的排位赛,对吧?”

    罗伊对着镜头调整了下呼吸,用略显生硬的德语慢慢说道:“迈克尔,明天马尼库尔的排位赛,我和法国队全体成员都在关注。记得去年蒙扎你开着F2003-GA那个惊险超车吗?那让我学会了永不放弃。今年你们的F2004更快了,而我们的欧洲杯征程也到了最后时刻。Viel Erfolg!(祝你成功)”

    录制完成后,克莱尔迅速将视频文件通过加密邮件发送给法拉利媒体部门。

    不到两小时,这段视频就出现在法拉利车队的内部系统中。

    拍摄结束后,希斯伦立即取出MiniDV磁带,小心地贴上“20040703_舒马赫祝福_母带”的标签。

    克莱尔则拨通了法拉利媒体部的专线:“视频素材已经录制完成,我们会在二十分钟内通过安全链路传输。”

    在法国马尼库尔赛道的法拉利维修区,技术总监罗斯-布朗亲自接收了这段视频文件。

    克莱尔将IBM笔记本电脑转向罗伊,手指轻敲空格键。

    屏幕亮起,舒马赫的身影出现在法拉利维修站嘈杂的背景中。

    “罗伊,我看过你的比赛录像,你在球场上的表现就像个天生的赛车手——那种精准的射门和突破时的果断,连让-托德都说该让你来马拉内罗试试我们的模拟器。不过现在,欧洲杯才是你最重要的赛道。”

    他拿起一个镶嵌碳纤维的方向盘,上面刻着“Magneti Marelli”标志。

    “看看这个方向盘。我们为法国站特别调校的精密仪器,每一个按键都经过上千公里的测试。你在球场上展现的技术和决心,让我想起了自己最拼的那些年。”

    “明天我会在赛道上拼尽全力,就像你在球场上那样。周日我们都有重要的决赛——我在马尼库尔,你在里斯本。如果你能把德劳内杯带回法国,这个特别调校的方向盘就是你的了。我会亲手在上面刻上‘给足球场上的赛车手’”

    顶级运动员之间的互动,就像两个明星互相照亮对方。

    当舒马赫这样的F1车王和罗伊这样的足坛新星产生交集时,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舒马赫的赛车粉丝会因此关注足球,罗伊的球迷也会对F1产生兴趣。

    这种跨界互动让两个人的影响力都变得更大了,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对赞助商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法拉利车队能借助罗伊在年轻球迷中的影响力提升品牌曝光,罗伊的赞助商也能借着舒马赫的国际知名度打开新市场。

    这种双赢的合作,会让两个运动员的商业价值都水涨船高。

    与此同时,在2004年那个连YouTube都还没诞生的年代,罗伊就让团队用最新款的索尼摄像机记录下自己的一切——训练中的汗水、更衣室的玩笑、赛前紧张到干呕的瞬间。

    这些装满MiniDV磁带的纸箱,就像埋下的一坛坛老酒。

    等十来年后短视频时代来临,当其他球星只能靠模糊的电视录像回忆青春时,罗伊团队却能放出4K修复版的“19岁天才日常”,让年轻球迷亲眼见证传奇的起点。

    这种超前的记录意识,终将成为他商业帝国最珍贵的资产。

    2004年7月4日清晨,里斯本球队酒店

    罗伊扛着DV机穿过走廊,清晨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镜头里还带着一点晨雾的朦胧。

    罗伊的镜头轻轻转向大堂经理玛索女士。

    她正在整理前台文件,抬头看到镜头时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脸上浮现出职业而亲切的微笑。

    “早上好,罗伊先生。”

    玛索女士用英语问候道,声音温和有礼,“昨晚休息得如何?”

    罗伊将DV机稍稍下移,让自己也进入画面边缘。

    他用流利的葡萄牙语回应:“非常好,玛索女士。房间很舒适,感谢您的细心安排。“

    玛索女士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您的葡萄牙语说得真标准。”

    她的语气明显放松了许多。

    “今天天气不错,希望是个好兆头。”

    罗伊继续用葡语说道,声音轻松自然。

    玛索女士点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亲近,连声音都轻快了些:“当然,当然!全里斯本都在等你们的好消息呢。”

    队医助理安娜抱着记录本匆匆走过,看到罗伊的镜头时脚步一顿。

    “晨检数据比昨天更好,”她低头翻着报告,耳尖微微发红,“肌肉状态完美.不过”

    她犹豫着抬头,“您确定不再做一次筋膜放松吗?”

    罗伊将镜头转向餐厅方向,笑着说:“有时候,一顿美味的早餐就是最好的放松特别是对‘面部肌肉’来说。”

    镜头随着脚步缓缓推进餐厅。

    齐达内正倚在窗边啜饮咖啡,晨光在他光洁的头顶镀了层金边。

    看到镜头对准自己,他笑着摇了摇头,食指轻点太阳穴做了个“别拍我”的手势。

    “齐祖,”罗伊的声音从镜头后传来,“来打个招呼?说说你对今晚比赛的感觉?”

    齐达内端起咖啡抿了一口,嘴角忽然扬起一丝狡黠的笑意:“希腊人确实难缠不过要是你能像上次那样再进三个.”

    “那我这场就光在场上散步都行了。传传球,看看风景,等终场哨一响。连汗都不用出就能把奖杯抱回家。”

    “那你可就想得太美了,”罗伊笑着摇头,“我们还得靠你掌控全场呢。”

    齐达内听完哈哈大笑,咖啡杯都跟着晃了晃:“行吧行吧,看来我这把老骨头还得再拼一场。”

    这时维埃拉和皮雷经过,维埃拉顺手拍了下罗伊的屁股,镜头猛地一晃。

    “拍什么呢?”

    维埃拉凑近镜头,咧嘴一笑。

    罗伊立刻将DV转向他们:“来,对希腊人放句狠话。”

    皮雷皱了皱眉,没吭声。

    自从欧洲杯开赛以来,他熟悉的左路位置被那位10号牢牢占据,而右路又始终竞争不过状态火热的久利。

    维埃拉一把揽住皮雷的肩膀,冲着镜头露出凶狠笑容:“听着,希腊人该去参加的是奥运会。举重、摔跤、标枪,随便他们选!足球场?今晚就让他们明白这里是谁的地盘!”

    皮雷被他晃得一个踉跄,无奈地翻了个白眼。

    维埃拉还嫌不够,又补了句:“等他们回去的时候,记得买经济舱——不过20公斤的行李额就不用多买了,反正.也没什么奖杯需要托运。”

    餐厅里顿时爆发出哄笑,连正在看报纸的德塞利都忍不住摇头笑了。

    特雷泽盖从餐桌那头探出头:“靠,好特么屌的垃圾话!”

    马克莱莱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