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少年与晨光是同一种颜色 (第2/3页)
一嘴《毛毛虫》,结果引来了一阵尴尬。
影迷们退场时还陷入在剧情的狂热中。
“这就是我今年看到的最震撼的电影,我感觉我还在代入”
“我好像跟着他们跑了几十里路,但我停不下来,因为这是真正的战争,但是他们有新的希望,那抹晨曦下的奔跑,给我看哭了”
“.”
“韩董、明厂长、怎么样.”
人该散的已经散的差不多了,吴宸随即也起身,朝两人笑问道。
“不用说的别了,拿不拿奖我和明厂长已经不在乎了,说吧,想要几号上映,我给你排除所有困难.”
韩三评就很霸气,直接撂下话来。
“真的假的,那我不参加闭幕式了?”
话音一落,韩三评还是连忙补了一句,“那能拿还是要拿的,不能浪费,你说对吧。”
“哈哈哈”
明振江、刘伊菲、张益、李敢众人随即都笑出了声来。
“对了,收到组委会的通知了吗?能拿奖吗?”
“这下不好说,因为闭幕式影片的肯定要参加闭幕式的,所以组委会不会提前告知”
吴宸也有点尴尬。
本来有个小提示,现在好了,因为既是闭幕式又是主竞赛单元,这整的还悬念迭起。
这时工作人员走了过来提醒。
吴宸领着张益和李敢率先进入了专场媒体区。
无数话筒和长枪短炮对着他,记者的问题接连不断。
“吴,为什么要选择一镜到底?”
“战争是碎片化的,但人的记忆是连贯的,传递情报不可中断,所以镜头也不能中断,当然我也希望你们能像士兵一样,没有喘息机会”
“啪啪啪”
掌声顿时响起,随即一连串的技术问题,但是也有一些懂行的影评人看到了更深层次的环境和人物的关系。
“吴,您的电影台词并没有很多,却通过环境和人物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情感。请问夜晚在影片中意味着什么?”
吴宸沉思片刻,目光微微低垂,语调却很平稳:
“夜晚是黑暗的,但更是未知的。对我们民族来说,那个年代的夜,不只是自然的黑夜,而是民族在存亡边缘的困境”
另一位记者接过话茬:
“那拂晓前的那段压迫感呢?”
“拂晓前是最冷、也最难的时刻,你无法看清前路,却必须继续前行,无论是否要付出生命,因为黎明不是等来的,而是挺身‘走’出来的”
欧洲的媒体一阵沉默,反法西斯时期便是如此。
“小战士黄小山奔跑时,银幕上已经有了晨曦。他在黎明初起时冲线,这有什么寓意?”一位法裔影评人追问。
吴宸点头,笑意很浅:
“他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