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资本蠢蠢欲动,张扬与李大霄彻底对立 (第2/3页)
的提出者,是联想集团董事长柳川志。
半点不夸张的说,泰山会就是华国民营经济的顶层圈子,他们对风口的嗅觉极其灵敏,往往在常人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砸下资源完成布局。
除了泰山会外,各地区的商人都有自己的圈子,但如果要说谁能保二争一,那拥有李家诚、马华腾的潮汕商圈绝对榜上有名。
……
入夜时分,华灯初现。
当沪都被黑夜笼罩,一位位富少开着顶级超跑,载着身材火辣的女副驾开始炸街,金钱燃烧的气息弥漫在整个城市上空。
有人说过,白天的沪都属于所有人,它具有一定包容性。
但到了晚上,被建筑灯光照亮的黄浦江面会飘着四个字,那就是“穷逼勿扰”。
而在香格里拉酒店。
VIP包厢。
金碧辉煌的包厢内,张扬没有了任何顾忌,因为场景已经从公共场合,变成了私人场合。
他大谈A股下跌的原因,锐评华国经济的阻力点,让厉以宁、曹凤岐连连点头。
胡茂元感叹的同时,虚心请教道:“如果上汽集团要搭上经济快车,应该怎么做?”
“要文说还是武说?”
张扬笑道。
文说是留有余地,暗示为主。
武说是不留余地,犀利点评。
胡茂元在听了张扬对宏观经济和A股的二次分析,已经信任这个年轻人的能力,虚心请教道:“你就敞开了说。”
“那我可要说了。”
张扬淡笑道。
胡茂元:“说吧。”
“上汽集团,包括现阶段绝大部分国内车企,本质都是外国车企的代理商,没什么核心技术。”
当张扬这句话说出,包厢不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连温度似乎都下降了几度。
杨德龙,甚至连厉以宁、曹凤岐都面露惊讶之色,他们没想到张扬这么不留面子,第一句话就扒干净国内车企的底裤。
何婧看着胡茂元变得难堪的脸色,用自己膝盖撞了撞张扬的腿,提醒注意分寸。
然而张扬像是没察觉到一样,继续锐评道:“我知道这番话有点逆耳,当然胡总你也可以辩解称,引入外资车企,可以学习到对方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
胡茂元:“……”
沉默。
寂静。
就宛如进入了图书馆。
中外车企合资,确实只能学到皮毛,关键零部件,如发动机、变速箱根本就学不到半点,人家德国、日本和美国堆迭了一面墙的技术专利,连模仿都模仿不出来。
哪怕不说发动机和变速箱,就单单说底盘调校,国产汽车就是没法和欧系车比。
一辆底盘调校差的车,就很容易让人晕车呕吐。
这也是为什么,2009年的二手车市场普遍不要国产车,亦或者说国产二手车没人要的原因。
现在的上汽集团,其实是大众、通用、菲亚特的国内代理商。
而国家撮合车企合资的目的,就是清楚认识到,国产车远不及外资车,而汽车市场又不能不发展,就搞出了个合资模式,外资拿走一半,剩下的钱留在国内。
在沉默了十几秒过后,胡茂元询问道:“如何破局?”
张扬不紧不慢地喝了口酒,放下酒杯道:“5月份的《十大产业振兴消费与投资双轮新规划细则》提到了汽车,末尾就有答案,考虑到胡总可能不关注这些,我就直说了吧,国家提倡发展新能源汽车,绕过专利壁垒。”
华国的科技爆发,从来不是突然出现,而是五年规划、十年规划一步步走来的成果。
因为是重生者,他知道十年后的华国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遥遥领先于“德美日”,甚至让这些国家都不得不通过高关税来保证本土车企的生存。
起初张扬还以为,新能源汽车可能是五年规划的产物。
但直到这世啃了大量政策文件和市场研报,他才在2009年5月的这份《十大产业振兴消费与投资双轮新规划细则》文件中,找到新能源汽车的影子。
5年?
不,这是跨越10年的落子!
为什么说要关注《新闻联播》,了解政策文件内容,因为投资的财富密码,就藏在一份份规划文件中。
时代的沙粒落在个体,是每个人都无法承受之重。
但同样的,只要跟上时代机遇,不说大富大贵,夜夜笙歌,不愁吃穿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我记下了。”
胡茂元微微颔首,眼神凝重。
此时的他发现了个极其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上汽集团没有人和他提及这份文件。
如果不是张扬说出来,他压根就不知道。
厉以宁和曹凤岐也听出了其中的端倪,两人对视一眼,侧面提醒胡茂元道。
“能把政策文件倒背如流,张小兄弟能成功都是有原因的。”
“确实如此。”
面对两人的夸赞,张扬谦虚一笑道:“在国内创业做生意嘛,都是跟随国家的步伐,要是不了解的话,可太容易吃亏咯。”
他的这句话,也在提醒胡茂元该查查公司的内部问题。
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作为上汽集团董事长的胡茂元,在听见新能源汽车的时候还极为诧异,明显是不知情。
“确实,来来来,干一杯。”
“干杯干杯。”
厉以宁刚说完,杨德龙就随着吆喝,其他人纷纷举杯,在简单示意过后,一饮而尽。
当放下酒杯,把事情理顺的胡茂元目光看向张扬道:“今晚收获良多,张总,我敬你一杯。”
这个“敬”字说出那刻,张扬嘴角勾勒出抹淡淡弧度,连忙圆场道:“胡总是老前辈,理应是我这个晚辈敬你。”
……
饭局在推杯换盏间,悄然落下帷幕,而张扬不仅顺利和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搭上线,还与厉以宁、曹凤岐互换了号码,这些都是他积攒的人脉。
由于喝了酒,张扬与何婧没打算回人才公寓,而是留在香格里拉酒店过夜。
开好套房,张扬往客厅沙发一坐,拿出口袋的手机,这才发现有几个未接电话。
一个是鲍星纬的。
一个是柳华的。
还有陶宇昂、许芷柔在傍晚也给他打了电话。
“这么多未接电话。”
张扬喃喃自语。
因为参加经济论坛的缘故,他把手机调成了静音模式,后面又陪厉以宁、曹凤岐、胡茂元等人吃饭,压根就没时间看手机。
在扫视一眼未接记录,张扬先是回拨给鲍星纬。
“嘟嘟嘟——”
数声忙音过后,电话接通。
“不好意思鲍老,我把手机调成静音模式了,刚忙完,这才注意到您给我打过电话。”
张扬表达歉意的同时,顺带说明了原因。
“我知道,经济论坛嘛,我看你直播了,刚和厉以宁、曹凤岐那两个老家伙吃完饭?”
张扬:“……”
鲍星纬话音刚落,张扬不由得心中感慨一句:现在的老人都这么与时俱进,喜欢网上冲浪了吗?
感慨归感慨,他快速回答道:“对,刚吃完饭。”
“他们没为难你吧?”
“这倒没有。”
“那就好,今天你在经济论坛的表现不错,但需要注意规避敏感话题,有些事情,我们知道就行了,可不能公开往外说。”
无脑唱多A股不会有事情,但如果公开唱空A股的话,那就有可能出事情了。
“好的鲍老,我会把握分寸。”张扬点头应答。
“嗯,以后你可以多参加一些诸如此类的论坛,圈内人脉是很重要的,能明白我意思吧?”
鲍星纬询问。
张扬:“能明白。”
金融圈的人脉,就是一条条钱脉,可以理解为行走的华国币。
为什么证券从业者不让投资股市?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能接触到大量内幕消息。
可证券从业者不是犯人,他们外出活动,就有可能分享自己知道的内幕消息。
不管是游资也好,还是私募机构也罢,只要他们的收益率高,就肯定有掌握内幕信息。
……
在挂断鲍星纬的电话后,张扬又分别给许芷柔和陶宇昂回电话,询问找自己有什么事情。
许芷柔长话短说,把财研网突破60万注册用户的好消息告诉张扬,但同时她也带来了个坏消息,那就是同花顺的数据出现了错乱,疑似数据不兼容。
不过好在,财研网有备用数据库,缺点就是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