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意外续弦 (第3/3页)
经成长为校长,来这里接班了,他悔恨当初,无地自容。说什么也不敢见向校长,可向校长是何等的胸怀呢?
老谭校长已经中风几年,卧床不起,还患了老年痴呆症,差点认不出老向了。老谭校长没有生育儿子,便让寄养的一个义子接了班,安排在学校厨房当炊事员,儿媳专门照料老谭校长。长病在床,医药费自然不少,还有两个孙儿读书,经济十分困难。向校长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以德报怨,解决老谭校长家的困难。让老谭儿媳妇在护理病人之余打扫学校卫生,解决了就业,增加了一个人的收入。老谭在大脑清醒时,把当时调走老向的前因后果都说明白了,就是轻信了万长远的谗言,叫老向不要计较。
梅花香自苦寒来。老向不仅不计较,反而还感谢老谭与老万,让老谭校长更加难以理解。老向认为,让他到更偏远的山区得到了锻炼,有了更强的动力搞好工作与学习。要是在这条件优越的地方,最大的可能就是大多数青年老师一样,知足常乐,躺平过完一生,跟老向前后几年分配来的大学生,有几个成长为老向这样赫赫有名的校长呢?还有就是对待老万,向校长从老谭校长那里得知是他老万高的鬼,他也没有一点要报复老万的意思。当老向调进城里时,县上领导征求老向的意见与建议道:你走后,你觉得谁更合适接下你的班,做这个校长呢?老向居然推荐了老万接班转正。
我们这些跟老向关系更近的年轻人对向校长不理解,可他看得远。他认为,老万虽然个人私心重,权欲强,对老向意见大,但抓工作还是务实的,有很强的事业心,老向就喜欢老万这一个优点。学校已经到了鼎盛时期,就需要老万这种人来维持,不会下滑多远。
当然,老向自己承认,也有看走眼的地方,他没有想到老万后来变成那样一个人,凡是以前支持老向工作的人,一律穿小鞋。凡是老向认为人品差的,工作能力不够的,只要听老万的话,就重用。他这一整,把学校的生态搞的乌烟瘴气。该走的走,好些人才就想办法离开了这里。
后来,老万作为校长,插手校办厂经营管理权,把他的大儿子从农村一个种地的插进厂里当管理,还有一些亲戚进入厂里重要岗位,文厂长的权利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塑料厂在他万家的干预下,很快倒闭了,设备卖出去也抵不了拖欠的职工工资。不知道万家挨了多少骂,他们自己不知道。对这个厂的命运,老向怪自己选错了接班人导致倒闭,说起来就痛心疾首。老向说自己这一辈子做错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推荐老万接班当校长,把好端端的校办厂整垮了,让那么多教职工子女和亲属失业了,悔恨当初。
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