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可叹南朝多鼠辈,只将血肉筑高台! (第2/3页)
即杀不能止,沉火势散,谁复为杀者。故为两城以固其心,而实置之死以励其必死之气,臣遂无以应。”
他觉得辽兵擅走,可以将他们放在山海关外,让他们无路可退,不得与建奴拼死作战。但现在山海关外是有两个城池了,可这城池修筑得太结实了,关外的辽兵还是不敢跟建奴作战。
王在晋很生气,上书弹劾了一大串人,让皇帝把袁可立罢免,把祖大寿、满桂抓回来治罪。
“陛下,袁可立经辽一年无所作为,面对建奴畏战自保,竟不发一矢,不敢鸣一言,请陛下将其罢黜!臣自请出镇辽西,节制诸将,迎战黄台吉,一雪前耻,以壮国威!臣愿立下军令状,若臣有畏敌之举,请陛下斩臣头!!!”王在晋慷慨道。
他被人拿来跟高第相提并论,被刺激得不轻,他是失败主义谋士,但不是投降主义叛徒,他要证明自己不是孬种!
好家伙,好志气!朱由检看着王在晋叫嚣,也是非常的无奈。他并不怀疑王在晋可以说到做到,但也不相信他真的能打胜仗。
此前朱由检一度想让王在晋出任经辽的,就是因为他“极度悲观”的作风,但后面发现是自己看走眼了,这家伙只是情绪多度极端化而已。
士兵逃跑怎么办?他的办法是把人家退路给截了,逼着士兵去送死;见敌势大,他的方案是收缩防线、一退到底,再死守;见朝廷有点起色,他又想要跟建奴决一死战。
反正各种做法或左或右,都做到了矫枉过正,不留退路,不给对方留退路,也不给自己留退路。
朱由检看着王在晋,沉思许久,突然灵光一闪:嘶,这性格不就跟袁崇焕一模一样么?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啊!难怪他对于袁崇焕多有推崇,二者隔这惺惺相惜呢!
说到这里,又要批评孙承宗了,王在晋也好,袁崇焕也好,都是孙承宗给发掘、托举上来的。孙承宗手经略辽东的那几年,发掘了一大堆人才,什么满桂、祖大寿、赵率教、茅元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