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 第151章 狼烟一瞬八百里,蓟镇告急!

第151章 狼烟一瞬八百里,蓟镇告急!

    第151章 狼烟一瞬八百里,蓟镇告急! (第3/3页)

  “陛下,贼从东来,烽燧三烟三火三炮,积薪九堆,急旗九面!!!”魏忠贤颤声道。

    朱由检愣了一下,心脏扑通扑通跳得厉害,但同时又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奇怪感觉,就像做了好多年的准备终于登上了考场的感觉。

    三烟三火三炮是烽燧传递系统最高规格警报,表示敌军大举来犯,人数过万;积薪、挂急旗就是超规格警报,表示敌军人数非常多,远超万人规模;而九薪、九面急旗,意思已经很明确了,蓟镇守军在求救,甚至很可能蓟镇边墙已经失守了。

    朝会还没有结束,外藩使者都还在看着,朱由检的神色格外的平静。倒不是他刻意伪装,而是当一件事在心中预演了几百次,辗转反侧想了几百天,当事情真的到来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水到渠成了。

    但他完全准备好了吗?并没有,他只是尽力了,最后能做的就是硬顶上,不然还能怎么样呢,祈求皇太极善良吗?!

    他凑近魏忠贤耳语了几句,而后面色如常地走完了大朝会的流程。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这种消息如果拿到朝会上说,那就免不了群臣哗然,一顿乱吵,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决断。所以朱由检只是在朝会结束以后,叫上了十几个心腹重臣和要紧部门的大佬。

    朱由检得到的消息还是二手的,京师最先知道急报的是兵部,朱燮元自然也是知道的。他们不是有意封锁消息,也不是为了面子瞒住外藩使臣,只是需要维持秩序,在京城乱起来之前完成京城以及京畿的戒严工作,让京城乱不起来。

    白杆兵由三班倒变成了两千人上岗,一千人轮休;禁军四卫登上了内城的四方城墙,当然,他们防御的并非外敌,或许从始至终也不会发挥作用,但只是防患于未然而已。

    京师九门缓缓关闭,京营五千选锋登上北京城头,替换原本的九门守御营军。由于是年节时分,整个大明朝廷和军队其实都是处于一个半瘫痪的状态,离家近的士卒和官吏都休沐放回家了,如今正在被紧急唤醒。

    留守的三千营骑兵在内城街道策马飞驰,越来越多的士兵被从家中找出,可能正在吃着中午饭,还没有来得及咽下,就被紧急通知集合。

    官员倒是好办,他们本就在参加大朝会,虽然朱由检没有马上上朝,但却告知他们假期结束了,所有人立即回到所属衙门上值。百官不知所措,刚开始还埋怨两句,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出大事了!

    “陛下,蓟镇是京师门户,蓟镇若失,则京师危矣,当速速发兵救援!!!”兵部左侍郎杨嗣昌急切地说道。

    偌大皇极殿,如今只聚集了十几个人,相较于以往,倒是显得空落落的。其实,杨嗣昌若不是占了个兵部左侍郎的名头,朱由检都不想让他来的。这家伙既不是他的心腹,也看不出多大的才能,只是叫声大、呼声高、跳得欢而已。

    对了,这家伙是杨鹤的儿子,那一切都很好理解了,有人脉,官二代。

    “若边墙已失,敌军以逸待劳,设下埋伏怎么办?!”朱由检直接下场怼道。

    “这?!”杨嗣昌眼睛一亮,就要跟皇帝掰扯掰扯,却被朱燮元摁住肩膀。现在不是搞辩论的时候,而是应该迅速作出反应。

    “陛下,京师兵少将寡,难保万无一失,需调兵勤王!”朱燮元开口说道。

    朱由检点点头,问道:“从何处调兵?!”

    “山西、大同、宣府、登州、河南、辽西等,还有蓟镇!”朱燮元说道。

    “蓟镇?!这么说,你觉得蓟镇已失?!”朱由检声音有些干涩。

    朱燮元点了点头,说道:“蓟镇城垣年久失修,许多城段黄沙积聚,竟与城齐。敌军大举进犯,或有十万之军,即使守军恪尽职守,死战不退,也终究寡不敌众,是以蓟镇必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