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 第154章 坚壁清野,救民还是害民?!

第154章 坚壁清野,救民还是害民?!

    第154章 坚壁清野,救民还是害民?! (第2/3页)

动开城投降的。

    仗还是要打的,但围剿皇太极就不用想了,哪有兵力少的围剿兵力多的啊?!最好的办法就是集中兵力蹲在北京城下,等着皇太极过来,跟他干上一仗。

    已知皇太极此行的首要目标就是北京城,而劫掠只是附带的,他们来袭击北京城,当然不是为了被吊在正阳门上的多尔衮,就算是,那也是借口。这次行动,只不过是皇太极为效仿自己的金人老祖宗而做出的一次尝试而已。

    实在是北宋灭亡得太过传奇,建奴自诩为大金继承者,自然也想搏一搏,看能不能一战拿下北京城,而后建国,与大明划江而治。皇太极早就受够了当个部落酋长,天天跟兄弟吵架的生活了,他要乾纲独断,他要做皇帝!

    但是吧,如果只守京师,朱由检自己的安全了,可这也是顾头不顾腚,北直隶的百姓可就惨了。所以还是要有重新获得主动权的手段,不能说让皇太极无损通关,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这样来来回回十几次,就算北京没有沦陷,最终也会化作一座孤城,与南方断绝联系,到那时候,地方还认不认朝廷,百姓还认不认他这个皇帝,就很难说了。

    沉浸在胜利喜悦之中的大明群臣们,这才发现原来之前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假象而已,凭坚城用大炮得到的胜利,终将会有失效的时候。大明只是在辽西傍海道将建奴短暂地堵住了一段时间,而实际上,大明从未战胜过建奴。

    联想起此前皇帝的异常举动,从登基伊始就疯狂拉拢兵将,而后省吃俭用编练军队,却又在收复辽东问题上束手束脚,众人很难不把皇帝的行为往夺权方面去想。

    所以大家打心底以来都是非常抵触的,皇帝聪慧,小有手段,群臣节节败退,无力阻止,不爽也只能憋着,但一有机会,他们就要跳出来跟皇帝干仗。威胁、拉拢、替换,朱由检什么办法都尝试过了,但并没有得出君臣相宜的局面。

    君臣彼此之间就像是二婚的夫妻,别扭且凑活地搭伙过日子,平时相互之间虽然会有合作,心情好了可以让对方爽一爽,但更多的是提防,斤斤计较、唯利是图。桌面上大家笑嘻嘻,桌面下死死攥住钱包不撒手。

    现在好了,皇帝不跟你玩虚的,备战备战,如今敌人真的来了!

    而他们贪墨的每一两军饷、每一束草料,最终都有可能化作敌军手中的利刃,划破他们家人的喉咙。

    百官为什么那么抵触坚壁清野?一部分人是真的想为百姓好,对于战争的严峻认识不到位;更多的其实是,坚壁清野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伤害太大了。

    土豪土豪,离开了土地,他们还能豪起来吗?士绅在本地的时候,势力之强悍,甚至县官都不敢管、也管不了;离开了土地,离开了因为土地而人身依附于他们的家丁、佃农,他们就很难再豪横起来了。

    不过这是长远的考虑,最现实、最基础的考虑是:百姓细软有限,粮食也不太多,虽然对于自己的那一点点东西还是很不舍,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搬家的。

    土豪士绅家大业大,东西太多了,短时间内搬都搬不完;而且他们天天哭穷抗税,现在把家底翻出来摆在群狼眼皮子底下,在足够的利益驱使之下,到时候“破家县令,灭门府尹”真的会来!

    坚壁清野是必定会被百姓痛骂的,会导致朱由检在京畿地区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好声望彻底毁灭。所谓坚壁清野,就是在敌军到达之前,先行将自己的生产生活设施、带不走的财产给毁灭掉,这对于百姓来说是不可承受之痛。

    朱由检其实可以什么都不做,任由建奴饱掠一顿之后离开,这样他受到的批判可能还会小一些。所谓做多错多,什么都不做,反倒能够挣得一个好名声,这就完全是凭良心、凭自觉了。

    朱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