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玩政治的人心都脏 (第3/3页)
个鬼,要不是薛凤翔这厮嘴巴没把门,在工部明目张胆地说自己要贪,然后被自己人举报了,他哪里能在不惊动薛凤翔本人的情况下将他的地产给查出来,别以为锦衣卫和东厂番子有多了不起,他们也就一手大记忆恢复术用得好而已。
但这需要先拿人,再查案,这抄家的钱嘛,就不能这么丝滑地落入皇帝的口袋里了,刑部也要来抢,抢不抢的不要紧,更关键的是他不想这件事情闹开了,他还想用薛凤翔干活。抄家一时爽,偶尔抓那么一两个没问题,要是抄上瘾了,搞百八十个,那这群大臣也不得不联合起来反抗了,落水警告!
朱由检是浅浅地掌控了朝堂,但地方可没有那么乖,就连朱元璋、朱棣这两尊真神都被地方势力折腾得不轻,三天两头忙着平叛,朱由检可不想内战,内战死的都是自己人,就算打赢了都高兴不起来,自己的兵死一个都得心疼,觉得白死了。
土地所有制很重要,有一点,这些官员没想差,那就是皇帝确实是想搞事情!王朝覆灭的原因来来回回就是那几个,其中有两个王朝末年的通病,财政崩溃和土地兼并,这两个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朱由检所谓的公田租赁制度,本质上就是在动税制度。
正税三十税一,这微薄的税率让人看了落泪,可惜到头来只是便宜了地主士绅,苦了百姓而已。田税聊胜于无,虽然也会收到大地主的头上,但连血皮都没有蹭破,朝廷的摊派、折徭役就是算到人头上的了,百姓还是被税收压得喘不过气来。
毕自严提出要增加正税,结果没有通过,当时朱由检也不好强推,改革派跟保守派的矛盾已经够深的了,朱由检不想再火上浇油,到时候别说他能不能保住毕自严和他的拥趸,怕还是要引火烧身。
朱由检是窝窝囊囊不敢改革的,只是有老毕在前面顶着,他就半推半就同意了,寄希望于毕自严去吸引火力,而他这个皇帝美美隐身,结果火力吸引得太好了,毕自严差点跟他的小房子一起被烧掉了,这就已经是很没有底线的政治斗争了。
政斗,你如果在朝堂上用什么卑鄙手段栽赃陷害搬倒政敌,都还能算作对方技不如人,结果直接玩暗杀,届时你杀我、我杀你,整个朝廷都要大乱,文武百官都要人人自危!
由于毕自严没死成,考虑到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幕后真凶废物锦衣卫又找不到,所以毕宅失火事件就被简单定义为意外事件了,朱由检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想想都憋气,咋大明就没有摄像头呢?!不过就算有,也会恰好损坏吧?!
朝廷多一份田租收入,就可以少搞摊派,如果将全天下的农民税收简化为田租和正税两部分,那真的要开万世太平了。当然,这种好事做梦想一下就可以了,目前能够让百姓活命、让朝廷赚钱就不错了。
大明的情况是,很多地方的自耕农连活命都难,朝廷税收名义上的按比例定额征收,实际操作上还留有蒙元包税制的余毒呢,只是包税的对象从汉人豪强变成了地方官府。
所谓摊派,就是从上到下一层层去摊,一个个去派,朝廷要求每个布政使司分别上缴多少多少辽饷,布政使司把朝廷的任务均分为若干份,派发到每个县,这个县的百姓不管人多人少、也不管有钱没钱,就分担这个额度税收。
如果那个县,耕地都被大地主收走了,百姓有路子的都跑掉了,留下来的这些人数少、田也少的百姓就要被巨额的摊派税收压得喘不过气来。
所以,公田对于这些人是有巨大的吸引力的,哪怕要缴纳田租,只要可以规避那恐怖的摊派,对百姓来说就是值得的,百姓将田地投献给士绅也是这样的逻辑,自耕农的生存条件已经被破坏了,他们只能选择其他的活法。
如果公田能够比投献缴的税更少,那么百姓与其把地投献给豪强,为什么不献给国家呢?这样就可以实现丝滑的土地回收了,在改朝换代大肆屠戮的情况下,实现土地的再分配,理论上大家都没有田了,但实际上大家都有地种,有饭吃,有衣服穿!
嗯,这也是做梦,改良派要有改良派的觉悟,革命三年干成的事情,改良可能要三十年、三百年,甚至不一定会成功,但成与不成,总要试过才知道。
“陛下,如今京畿各府耕牛奇缺,因兵灾与耕牛的缺乏,百姓又都错过了农时。坚壁清野,百姓田宅多有损毁,财物多有丢失,陛下虽着令租田给百姓,免一年田租。然远水救不了近火,朝廷的赈济不能停,耕牛也需从别处调遣!”徐光启捧着奏本说道。
朱由检让小太监把奏本拿上来,似徐光启这种主动揽活干的人还是比较少见的,朱由检粗略看了一遍,发现除了开粥铺和朝廷出钱买耕牛租给百姓用这两件事之外,徐光启贼心不死,想把他的推广种植番薯大计跟公租田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