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文不成武不就 (第3/3页)
商了。王氏贪财,就是想攒下钱来,给儿子们找个小生意去做。
甚至为了筹钱,她还把大女儿嫁给了大十岁的临村黄秀才,赚到了十两银子的聘金,也让大女儿恨透了她这个娘,婚后三年,与娘家老死不相往来。
王氏虽然有时候也会惶然,但她却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她得了钱财,闺女跟了有钱人不用再受苦,这分明是双赢的结局,闺女年纪还小,想不明白,等她想明白了,就会念着她这个娘的好了!
但做生意有盈有亏,没有官面上的关系,没有江湖人帮衬,就算是走街串巷卖东西,都容易被人欺负,这其实并不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只是王氏有限的见识里面,经过了各种尝试,最后无奈的选择,不过事情在最近迎来了转机。
王氏婉拒了族姑的酬谢。她虽然有几分刻薄,但并不傻,她知道这二十两银子如果拿了,从此与陈氏再无瓜葛!人情债最难还,现在熊家人翻身了,想这么容易就甩掉他们,没门儿!
王氏知道钱的重要,但更知道官面人家的重要,再有钱的富商,也经不起官面人家的折腾。但她也知道自己这些年做得过分,所以谈感情、攀关系的活,最后还得是他丈夫熊友义去干。
陈氏虽然落魄过,但毕竟是大户人家出身,熊廷弼外出当官,她作为正妻,就是熊家实际的话事人,她一眼就能够看清楚王氏在想什么,但她又没有戳破。
其实她也很矛盾,族侄对他们一家仁至义尽,她却妄图用金钱来羞辱对方,若是熊廷弼还活着,少不得跟她大吵一架。相比于熊廷弼这样的大丈夫,她觉得自己又何尝不是势利眼呢?
好在王氏忍住了诱惑,没有踏入她精心设置的陷阱,这让陈氏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然后她就在等熊友义来寻她。
只是熊友义这人也是搞笑,三番五次来找她嘘寒问暖,甚至破费买了礼物,最后求人的话却始终是说不出口。
陈氏虽然有些哭笑不得,却没有出言提点,就当做看不到,就想看这个族侄什么时候忍不住。
几次之后,熊友义见她已经没有了那股局促不安,反倒是多了几分坦然,至于寻求报答的话,依旧是没有提及,如此也让陈氏都不由得对这个侄儿多了几分敬意。
人皆有同理之心,共患难不难,共富贵却罕见,她的这个族侄虽然没有考取功名,却做到了儒家先圣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