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内阁 (第2/3页)
。
但如此多的权力集中在朝廷手中,朝廷就要能处理,否则最终必然会回到地方手中,这是权力的本质。”
朱瞻基听的眼睛一亮又一亮,没有一个皇帝对更多的权力不感兴趣的。
“陛下要想处理那就只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如同太祖皇帝那样,先要有极高的天赋,而后便是非常的勤奋,每日早早起床,一直处理到深夜。
但恕臣直言,臣是知道太祖皇帝有多么天才和精力旺盛的,那种人是万中无一的,而且即便是太祖皇帝,处理的事务也不尽如人意。”
“是啊。”
朱瞻基立刻摇摇头道:“太祖皇帝乃是异于常人的神人,那里是后辈子孙所能及得上的。
朕有内阁襄助,每日面对那么多的奏章,都疲累不堪,更别提乾纲独断了。
况且哪一朝哪一代没有几个昏君、庸君呢,指望每一个皇帝都那么勤政,简直就是玩笑。
还是直接说第二个办法吧。”
说这话的时候,朱瞻基有点心虚,因为他自己也是爱玩的那种,让他像太祖皇帝那样勤政,那还不如杀了他。
没当皇帝不能享受,当了皇帝还不能享受,那这皇帝不是白当了?
“第二个办法且容臣卖个关子。
陛下在批阅奏章时,是否有不少奏章,只匆匆看过思考一下就径自批阅答复?”
“正是。”朱瞻基心中苦水甚多,吐槽道:“那么多奏章要批阅,基本上每一份朕只看几十息而已,有的官员还废话连篇,朕直接打个叉扔回去,看都不想看。
其中有关于国朝大政的便问政于内阁,其余的便径直批阅掉。”
“陛下,这就是现实了,无论是您认真批阅的,还是囫囵吞枣批阅的,在法律上都是有效力的,各衙门都要去执行,这就是陛下的权力所不能尽用,而臣下则用之!”
朱瞻基面容陡然变色,他之前是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的,那些他批阅的奏章中,有多少是他并不想同意,而因为没有时间细细查看而通过的?
“老师!”朱瞻基望向了李显穆。
李显穆正色道:“如今大明有外朝、有内廷,外朝有六部、五府等诸衙门,每日事务繁多进奏,事无大小、巨细、简繁,一窝蜂的进入华盖殿中,每一件都要陛下花费时间思量,甚为不妥。
臣思及大明当前的现实,解决之道,就是太宗皇帝的内阁,臣作为先帝钦点的内阁首辅,认为现在的内阁制度还是太过于浪费。
杨士奇、杨荣、都是足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